Home / 睿富書櫃 / 【睿富書櫃】兩大投資門派 哪一派適合港股?@ 《發掘超強港股》

【睿富書櫃】兩大投資門派 哪一派適合港股?@ 《發掘超強港股》

隨着經濟情況和市場環境的轉變,所選擇的股票和投資方法也不停在轉。從上一輩「月供滙豐和長實可以致富」,到後來「乘着中國的改革紅利」,再到現時「新經濟的爆發期」,若果繼續使用舊有的投資方法和選擇上一個周期的股票,則會有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情況。

兩大投資門

若要將不同派別的投資方法進行分類,可以粗略地分為價值投資法 (Value Investing)和增長投資法(Growth Investing)。由於理念上的 不同,他們在基本分析和技術面的使用方法有不同之處: 價值投資法專門尋找價值被低估的股票,而當中假設了一間公司的估值 長期將回歸到應有的價格。所以在基本面,會選擇一些財務相對穩健的 公司,確保他們有持續獲利的能力。因此在市場悲觀的時候,投資者也會有信心人棄我取,在低位時積極買進。但是要小心不要墮入價值陷阱 (Value Trap),低估值的股票有可能是基本面真的有問題,而非短期的悲觀情況。

增長投資法則認為「強者越強」,尋找有高度成長潛力的公司和行業, 順勢而行直到失去成長動能。在基本面方面,會特別注重盈利和銷售的 增長、毛利率的擴張。雖然公司的估值通常處於昂貴水平,但投資者相 信只要增長持續,時間是站在他們的一方,能從中享受成長的獲利。要 留意的是需要篩選出真正能提供高增長的公司,而非透過財務方法獲得 短期的盈利爆發,因為若果個股有壞因素或未能預期般成長,調整將會 是非常急促的。 雖然方法不同,但他們其實是沒有衝突的,筆者也是經常遊走在兩者之 間,尋找低風險高回報的投資機會。其實,兩者更能融合起來,成為 GARP 策略(Growth at Reasonable Price),就是用合理的價格去買成長股,著名基金經理彼得·林奇(Peter Lynch)正是用這個方法在 13年間獲得29%的平均收益率。

投資港股 增長投資法較可取

在衡量各方的因素後,筆者認為對於大眾的投資者來說,若果選擇在香 港的市場投資,增長投資法應該是較為可取的:

  • 機構投資者佔大比重

根據港交所在《現貨市場交易研究調查》的研究顯示,本地大眾投資者 的佔比只是13.6%,相對其他主要股票市場來說是相對偏少,而本地和 國內機構投資者分別佔了16.8%和36.6%。當一個市場的機構投資者佔 比較多,參與的投資者都是比較理性和具分析力,所以因短期市場情緒 而導致股價偏離合理價的機會率和幅度會相對偏細。因此,大眾投資者 在相對擁有較少資訊的情況下,希望透過價值投資的方法去尋找錯價的 機會較困難。

  • 大眾投資者轉身快

著名拳擊手弗洛伊德·梅威瑟曾提到他很相信“Hit and Don’t Get Hit”的打法,除了增加擊中的數量,更重要是減少被打中的次數。投資 的情況也是類似,除了順風的時候增加勝率,在出事的時候能抽身離去 也是關鍵。由於大眾投資者的交易方法是相對較少限制,他們可以隨時 在不影響價格的情況下輕易買入賣出,因此轉身比機構投資者快。而這 種情況是對增長投資法較為有利,因為投資增長型公司的主要風險,是 隨時出現的負面因素或情緒對股價造成急劇的下滑。所以在同樣的回報 率下,大眾投資者擁有更多應對風險的彈性,讓這種投資法的吸引性提 升。

  • 新經濟股票是大趨勢

正如上一節提到內地的新經濟股已經成為了帶領香港股票市場的新動 力,而增長投資法在篩選股票、分析股票、尋找入市位的方法正正是非 常適合新經濟股。特別在2020年,整個香港市場多了不少有高度成長 潛力的公司和行業,每隔一段時間便有值得投資者廢寢忘餐地研究的公 司新上市或從美國回來第二次上市。值得留意的是,雖然價值投資和增 長投資在年中各有表現的機會,筆者認為執行增長投資法是相對輕鬆 的。雖然我透過價值投資法也獲利不少,但當中對時間性的掌握和選擇 行業的精準度的要求更高。

——摘自弩飛《發掘超強港股》

弩飛《發掘超強港股》

發掘超強港股(弩飛 著)
作者弩飛為知名Blogger,擅用長短倉策略,年回報率高達20%,並屢與讀者分享專業交易知識及投資心得。本書獲業內知名人士周應峯、洪龍荃、蔡嘉民攜手推薦。
作者經多番研究及引證,將暢銷財經書《超級績效》的SEPA®系統及VCP策略數據化,並因應香港股巿的獨特情況作長中短線調整,從而發掘有高度成長潛力的超強港股。

▸實體書:https://bit.ly/3uccWEV
▸電子書:https://bit.ly/3ygIX24
▸各大書店有售

Share Button
Site Protection is enabled by using WP Site Protector from Exattosof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