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海茫茫,人生苦短,不挑剔不行。讀書時如果不享受,那就是痛苦,那就不能持續。我曾買過一些書,但是讀不下去,一直放在那裡。
讀書不是必要的。很多人很少讀書,但是他們從人、事、物中學習,十分具有智慧。
成人讀書的時間太少了:餓了不行、吃飽了也不行、困了不行、累了不行、傷心不行、焦慮也不行。
中國的中小學生是世界上最忙的,但是他們堅持讀書。而大多數中國成年人並不忙。很多人閑得發慌,但是我們並不讀書。我們似乎等著甚麼、在尋求甚麼。這當然無法讀書。
我正在試圖學習幾種技巧:
- 快讀。我假定書是借的,明天就要歸還。我必須跳躍閱讀,抓重點。
- 有選擇性。絕不因為買了它,就必須讀。每天重新選擇:此刻最有趣的是甚麼、最重要的是甚麼。我每過一段時間就丟大量的壞書。丟掉書更便宜。時間更貴。
- 名人推薦的書跟我沒有任何關係。很多名人自己未讀的書,推薦只是逢場作戲。
- 避開艱深晦澀的書。我哪有那個閒工夫?書必須有趣,必須優美。
- 我每讀一本書必須寫書評或者筆記。一是歸納和提煉書中精華,算是複習;二是這個目的性就逼著自己快點讀完,提高了效率。老是在第一、二章,怎麼行?
商科和文史哲的書,還是英文版原版的更好。翻譯版為其次。外國人寫得一般比中國人更好、更認真。在英語世界,關於如何寫一本非小說類的書,已經有相當成熟的模式。那就是一般的陳述(除了觀點之外)都盡可能核實;引用資料要注明出處。絕大多數英文書都相當詳實、內容豐富。這一點,我們中國的作者還需要花很長的時間學習。我們中國的教育制度培養出來的人(當然含包括敝人)缺乏批判、更缺乏邏輯推理。我們的書太多陳述、跳躍和口號(Assertions)。八十年代,外國老師這麼說,我不服、生氣。後來我明白了。
本書收錄的是我最近幾年讀的83 本好書的書評,覆蓋面主要是財經和社會。希望讀者們喜歡。
(摘自張化橋《智者見智——閱讀世界的79個視點》)
新書推介:張化橋《智者見智——閱讀世界的79個視點》
本書特點:
-
張化橋是著名證券分析師,有「民企之父」之稱,曾任職中國人民銀行、瑞銀等,對經濟及國際環境有獨特觀察。曾出版的著作包括《中國債務危機解密——一個次貸工作者的醒悟》及《誰偷走了我的財富》。
-
作者嚴選83本影響力好書,撰寫書評,涵蓋企業商管、環球經濟、國際政治以及人生題材,貼近當下國際社會形勢,評書亦評時局,本本切中要害。
-
書海無涯,應選好書閱讀,張化橋分享個人獨到的選書法和讀書秘竅。讀者可藉此書閱讀世界,更可以成為一個獨立思考的終身學習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