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本欄提及,ICO不像IPO般受到嚴厲監管,雖然為創新概念提供具彈性的集資方式,但同時也出現很多失敗的集資項目、甚至疑似詐騙的項目出現。這次就分享一個在日本的案例。
近年全球都興起「網紅經濟」,網紅聚集了大量人氣並透過廣告代言、粉絲打賞等方式創造收入。但如果一家公司除了業務收入,還能從股價提升中得到好處,那一眾網紅KOL是否也可以有自己的「股票」呢?
這就是VALU平台出現的背景。VALU是一個在日本啟動的ICO項目,其名字是結合「VAL(VALUE價值)+U(YOU你)」,一言蔽之就是把「個人」的價值證券化。通過這平台,個人能以私人名義把自己「上市」,而股票能在VALU平台自由買賣,交易則通過比特幣(Bitcoin)進行。
一般人當然沒甚麼個人價值,更遑論升值潛力,因此該平台能發布ICO的實際只有具備相當人氣的網紅。在中國,網紅要靠直播打賞賺取收入,而日本偶像也有大量商品給粉絲購買,那粉絲要支持的日本網紅,最直接方式就是吸納他們的ICO股票了!
例如網紅可把文章、影片、照片只供他們的投資人觀看,又或是為投資者提供見面機會等,而投資者不僅能得到這些權益,也能從股價升值中得到好處,而網紅本身也能從股票交易中分成,而且也能透過持有自己的股票,讓在身價提升時得到好處。
據統計7月時就有多達1.2萬人在VALU發行自己的ICO。VALU看似是很理想的網紅投資概念,但由於缺乏監管,自然也會出現惡性股票操作。例如YouTuberヒカル(Hikaru)就被發現在炒高自己的股價後大手拋售,ICO僅一星期就從粉絲套現了5,000萬日圓。
傳統IPO有禁售期限制,正是為了防止這種惡意操作,而ICO正是缺乏這一點。Hikaru低價買入自己股票後,再游說追隨者購入,股價在一星期間水漲船高後立即把股票拋售,導致很多支持者蒸發了一半身家,粉絲驚覺自己做了「提款機」,因此在社交平台抗議,更鬧上了日本新聞版面。
事情鬧大後,連VALU平台都驚覺問題嚴重,包括Hikaru在內的幾位獲利的網紅被逼現身道歉,將獲利所得重新購入自己的股票,VALU官方也調控股價恢復到拋售前的價位,並凍結Hikaru賬戶以免再有拋售行為。但不管如何努力,價格波動期間的金錢損失也彌補不回來,而粉絲對VALU平台這種「網紅股票」概念的投資信心也嚴重受創。
由於ICO並非傳統證券,因此日本金融廳也無法直接循相關法律加以監管或懲治,但這些VALU引起的騷動,就令不少原先不了解ICO的普通民眾有了不好的觀感,相信日本政府也會很快對ICO有所動作。正如筆者一直強調,ICO是高風險的投資行為,如果不是對項目有很深了解並有足夠承受能力,輕易接觸的話到頭來只會後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