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份審慎小心的準買家都會先去銀行估價看看能否估足,以免首期不足以致撻訂。基本上業主見樓價上升,也無經濟壓力,故此通常開價都非常進取,代理實在難以說服業主減價,所以有部份代理為促成交易,在銀行估價不足的情況下只好言之鑿鑿跟準買家(通常都是首次置業人士)講只要盡快簽訂臨時買賣合約,到時銀行便可以憑臨約估足價讓買家上會,事實又是不是如此?
代理的說法並不全錯,也有不少情況行唔通的,需知銀行委聘的估價師一般會考慮同區附近的最新成交,樓層或座向作出估價,已簽的臨約可作為參考。簽完臨約後估價依然唔到其實並不罕見,多數出現在以下情況:
1) 唐樓/村屋/單棟樓/商場舖等交投不活躍的物業
上述類型物業附近成交不足,難以形成大量有效成交供估價師進行估值,所以買入這類型物業適宜多問幾間銀行估價,預留多一點首期以便估價不足時支付額外首期。
2) 特色單位/豪華裝修
作為業主,投放在單位的設計、裝修、家私都不惜工本,割愛把單位出售,很順利成章地售價一定要比其他同類型單位多出一定的溢價才對得起自己吧,此乃人之常情。但是銀行估價師並不知道你裝修有多豪華,用料有多名貴,所以這類型單位如有幸能獲得十足估價,你就當成賺了個免費裝修;如不幸真的估價不足,買家應計計多付的首期是否真的值回這個豪裝,反正成交後裝修的錢也是不能向銀行借三十年的。
想知道更多行內按揭知識?歡迎參加Desmond聯同天窗文化集團每月開辦的《置業安居必備知識》CPD課程,保險前線從業員獲取進修時數之餘,更可學到各式按揭術語、壓力測試、跟銀行打交道等實用技巧。課程由淺入深,一般投資者也同樣合適!
立即報名 : https://bit.ly/2InYx0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