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投資王道 / 基金 / 黃元山:悶聲發大財,5大理由必買ETF 

黃元山:悶聲發大財,5大理由必買ETF 

黃元山

現為中文大學全球政治經濟社會科學碩士課程客席講師、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中國商學院客席副教授。著有:《FQ思維:投資其實很簡單》。

香港人特別鍾情短線交易,無論炒股還是炒市,重點都是一個「炒」字,希望刀仔鋸大樹。不過實情是股神少之又少,靠炒致富可能只是幻想。前投行高層、理財達人黃元山就建議各位不如直接投資ETF,追蹤大市表現,分散風險之餘,更可能「悶聲發大財」。

ETF(Exchange Traded Fund)即交易所買賣基金,顧名思義就是在交易所掛牌買賣的基金,換言之,買賣ETF 和平時買賣股票分別不大。ETF一般透過持有一籃子股票,追蹤或模擬某種指數的表現,追蹤目標可以是某個股票市場、股票市場中某部分,或個別區域的股市。

本港上市的ETF其實有超過一百隻,最出名的,就一定數到首隻於本地上市的ETF──盈富基金(2800)。盈富基金於1999年底推出,透過實際持有恒生指數50隻成分股,追蹤恒生指數的表現。

和不少投資界大師一樣,黃元山一直對ETF推崇備至,並大讚ETF好處多籮籮。

  1. 穩拿回報

不少投資者都追求「跑贏大市」,但事實是有人跑贏就有人跑輸,而有研究顯示,即使是那些收錢幫你投資的主動型股票基金,也只有少於20%能夠在扣除管理費後跑贏大市,換言之淨回報有80%機會跑輸。那麼倒不如投資ETF,被動地追蹤市場指數,直接拿取市場回報,「買起」大市,豈不是更穩陣兼慳水慳力?

  1. 分散投資

相信各位投資者都清楚了解分散投資的重要性,而ETF正是分散投資的表表者,因為ETF正是持有一籃子股票來模擬一個指數,持股廣泛又多元。此外,ETF選擇眾多,可追蹤一個市場、一個地區(如亞洲),甚至追蹤全世界,「隔山買牛」,可以徹底地分散投資。

  1. 對沖風險

除了股票,ETF已發展到包括其他很多的資產市場,包括債券、商品、貨幣、信貸、地產,而且可以細分成不同組合:買商品可買整個綜合商品指數,亦可只買其中的農產品指數,甚至單一商品如糖。由於各種不同資產於不同市況的表現都不同,若投資者購買多種資產種類的ETF,就可以對沖風險,避免只被股市走勢牽著鼻子走。

Share Button
Site Protection is enabled by using WP Site Protector from Exattosof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