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討論了自住方面要理解的概念,今次會以投資的角度,去解釋物業。
–物業只是工具–
在真正的投資者眼中,物業只是一個投資工具,絕不會為上車而上車,盲目為了擁有自己的物業、為想做業主而買樓。
投資者著重租金回報,計算租金回報率,評估回報率能否大於按揭利率,從而計算出該項物業投資能否產生正現金流,還是出現負現金流的情況。
而投資者擁有多角度思維,以創造資產財富為目標。舉一簡單例子,假設若現時投資工廈的回報、每月的淨現金流都較投資住宅多,而工廈受政府各種措施打擊的程度又比住宅少。
那投資者就寧願將資金投資工廈將其放租,然後再租住住宅,而不會選擇直接將資金投資住宅物業然後自住。因為這樣每月的淨現金流會有較好的效果,令財富更為增值。
–資產與負債–
會計的定義是(資產-負債=資本),當資產價值比負債少的時候,就出現所謂的負資產。但投資者除了會計上的資產負債定義外,亦會以現金流是正或負去定義該物業是「資產」還是「負債」,投資者認為真正的「資產」是要能產生正現金流的項目。
若果租金收入少於供樓支出,令該物業每月出現負現金流的情況,在他們眼中這物業只是而「負債」。例如某投資者將手持物業出租,而租金收入$7000減去供樓支出$10000後,每月出現-$3000的負現金流,他們眼中該物業只是「負債」。
因此,物業的租金回報是決定投資該物業與否的關鍵,若在買入前得知該單位出租困難,該物業往往不是好的投資項目。
近年有不少商場將其商舖分成很多迷你商舖出售,更以入場費低作招徠,但當中有商場的人流及商舖出租的情況其實不是太理想的,若果無法將商舖出租,無法產生現金流,該商舖最終只能成為「負債」。
若要提升物業的資產價值,就要從租金收入方面著手,以住宅物業為例,可透過裝修,將單位變得較美觀及較有空間感,從而收取更高的租金,令物業成為你真正的資產。
(本文為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網立場。)
====================
龔成著作推介:
《5年買樓4部曲》
天窗網店訂購>>https://bit.ly/3cSxEkz
Google Play 電子書>>https://bit.ly/2C10TVN
《大富翁致富藍圖》
天窗網店訂購>>https://bit.ly/39DXR6C
Google Play 電子書>>https://bit.ly/3f6tdE9
《年報聖經》
天窗網店訂購>>http://bit.ly/2YWKkRj
Google Play 電子書>>https://bit.ly/31SOZ8S
《股票勝經》
天窗網店訂購>>https://bit.ly/3f6vhvT
Google Play 電子書>>https://bit.ly/3jOMgWY
《選股勝經》
天窗網店訂購>>https://bit.ly/2EvUhjt
Google Play 電子書>>https://bit.ly/33i8w5Z
《50優質潛力股》(2020-21年修訂版)
天窗網店訂購>>https://bit.ly/3gdnjlK
Google Play 電子書>>https://bit.ly/3fbBuqn
《50優質潛力股》(2017-18年修訂版)
天窗網店訂購>>http://bit.ly/2Ca5T7I
Google Play 電子書>>https://bit.ly/3hS5qJX
《50穩健收息股》(2018-19年修訂版)
天窗網店訂購>>http://bit.ly/2OaOlAE
Google Play 電子書>>https://bit.ly/2P6anlP
《50值博倍升股》
天窗網店訂購>>http://bit.ly/2JTZfFM
Google Play 電子書>>http://bit.ly/2Cixxj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