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不少人對梁振英抱有期望,以為他會推出較大力度的樓市政策,而當時亦估計樓價亦因此而將趨向平穩或下跌;可惜事實並非如此,樓價不單持續上升,更在不斷累積上升的力量……關鍵之一是,梁振英推出的措施無法解決問題的核心(當然這或許有心無力)——房屋供應。
供應才是問題的核心,所謂的辣招亦只是將問題推遲,而政府這種買時間的方法,不斷將問題推遲,最終有機會造成更大的風險,因為問題只會愈來愈大,而且解決時更加困難與危險。另一方面,建樓的各種成本(包括地價、材料、人工)都在上升。而建造業人手短缺,人工每年加10%以上,成本自然轉嫁至樓價,所以是難以將過去的情況作直線式比較。
另一個令樓市上升的因素,就是觀念的改變。現時年輕人的心目中,買樓好像成了理所當然的事,不少未出來工作的大學生,已會講有關買樓的問題;而出來工作不久的人,會說買不到樓等。但回顧從前,這年紀的人都不會說要趕著買樓,我不是討論他們心態的問題,只想帶出,整個社會的觀念都改變了,而年青人(即未來最大的需求層)的觀念,比上一代有所改變,變得更想擁有自己的物業,這會令整體需求曲線改變,令樓價更難大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