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投資王道 / 外匯 / 黎家良:散戶不宜作外匯定存

黎家良:散戶不宜作外匯定存

黎家良(Desmond)

80後認可財務策劃師,在銀行業打拼近十年,積極學習各門創富知識,為不同階層的客人在其家庭理財及投資方面出謀獻策。

不少風險承受能力較低的投資者喜歡買外幣然後定存,感覺利率較高,發達國家很穩陣,不會像買股票般公司有機會倒閉,感覺很安全穩陣。

千禧年前買商品貨幣例如澳元、紐元年利率通常都有7%或以上,當年雖然匯價也是有一眾大鱷舞高弄低、呼風喚雨、搗亂市場,但是由於利率較高,有時短時間的匯價起跌也可以靠收取的高利息補回。

近年大勢是各大發達國家大多負債累累,靠發債、印鈔度日,利率長年處於低位,做定存的利率已大不如前。而在外匯市場呼風喚雨的大鱷更多,幾乎都是程式交易當道,一點資訊已經可以令匯價大幅波動,加上外幣高槓桿衍生工具市場玩法越來越複雜;相反本地的散戶投資者則多年來都沒有與時並進,繼續都是以buy and hold形式收取低微的利息,根本不足夠抵消匯率下跌的損失。

報章雜誌的外匯資訊分析也是多年來沒有任何改善,都是量小(每日都是只有一小段落)、速度慢(因為時差和受報章截稿時間所限)、質素差,參考價值不大,投資者一般都只能憑感覺及過往匯價上落的經驗買賣,贏面就更少了。

定存也是令散戶投資外幣腹背受敵的因素,很多散戶為了收取高一點的利率,甘願做較長時間的定存,比如三個月/六個月。例如在2015年中澳元兌港元,三個月內下跌了8%,一年下跌了20%,跌幅已遠超當時的澳元定存息率2%-2.5%。由於是定期存款,未到期前取消會被銀行罰息,所以根本沒有機會給散戶止蝕離場。

以我多年來的經驗,很多投資者在低位時不敢買入,高位時卻勇敢高追,下跌時又不願止蝕,只會選擇做定存,與外幣鬥長命,所以他們普遍投資時間的很長,但回報則越來越差,就是這個原因。

我建議如果不需要使用外幣,就不應該投資在外幣,投資在每年穩健增長的優質股份,長線回報定必跑贏投資外幣。我會在本月23號舉行的《有升有息2大關鍵 — 時機 X 選股》分享更多我的經驗。請即報名:http://bit.ly/2D3Shg4

 

歡迎到天窗網上書店購買黎家良Desmond的《有升有息》:https://goo.gl/uxdsf0 (電子書試讀:https://goo.gl/T4SiW3)。

Share Button
Site Protection is enabled by using WP Site Protector from Exattosof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