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既得利益愈大,創新和改變就愈難。除金融外,教育可說被科技改變和顛覆性革新的程度比較低。
2012 年《紐約時報》便提出「MOOC 元年」(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大規模開放式線上課程)一詞,連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也曾經表態支持。簡單而言,MOOC的特點是開放式、社會化與網絡化,透過三者結合提倡一種新的學習理念及模式,並強調線上課程平台具有多元性、創造性及自主性。
這些年美國線上教學平台如Coursera、Udacity、edX 做到風生水起, 如Coursera 全球會員數目逾2,000 萬, 課程達1,400 個,課程設計及教材來自史丹福大學、倫敦商學院及巴黎高等商學院等名牌大學。
由於以往這些線上平台推廣能力夠強,所以吸引不少名牌大學願意提供免費課程及教材;但近年名牌大學發現箇中商機後,陸續創建自己的線上平台接觸學生,兩者從以往共生關係漸漸變成競爭對手。在此情況下,Coursera 便轉向鎖定企業客戶,專為企業員工度身訂做高質素培訓課程,環球化妝品集團歐萊雅(L’Oreéal)便是其中客戶。
相反,近年業績未如理想的英國老牌教育機構Pearson,股價大跌之餘,更大幅裁員4,000 人,為了應付市場的改變,最近便首次跟投資者開會說明未來戰略性計劃,目標是瞄準全球高等教育市場的課程教材及軟件,更與美國多達40 間大學達成良好關係,務求把教科書銷售轉移至更廣大範圍的線上教學市場,可見他們已從中發掘出商機。
早前有調查數據顯示,報讀傳統學院MBA 課程多為金融界人士,比率為24%,但是註冊線上學習的學生卻只有16% 擁有金融相關背景,更有7% 學生屬軍人背景。另外,美國華頓商學院指,他們校內的外國學生比例為45%,註冊學校線上平台卻有78% 學生來自非美國地區;英國線上教學平台FutureLearn 的商學院課程,自2013 年10 月推出至今已有50 萬名學生報讀,當中五分之一學生沒有大學背景,有62% 學生為女性。
由此可見,MOOC 未來可持續發展市場龐大,因互聯網的便利性,更多不同背景、年齡層及教育程度的人士可以彈性地自主學習。而且,現在的學院機構不再擔心線上教學會瓜分學生數目,反而能幫助他們大規模地接觸世界各地的學生,從而快速擴展教育版圖。
想了解更多黃元山教授的FQ思維,立即網上訂購《FQ思維(2):穩健投資很簡單》>>>https://goo.gl/ct7uEE
電子書及試讀>>>https://goo.gl/3ut2Y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