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不能單打獨鬥,一隻明星股(或明星基金)可以推你上天堂,亦可以拖你下地獄。黃元山教授認為,散戶設置有效及多元化的投資組合尚未足夠,為求「進可攻,退可守」,更應堅持執行「再平衡」(Rebalancing),以應變市場的變幻莫測!「再平衡」的方法非常簡單,就是透過買賣的操作,將投資組合中的資產比例,還原至最初的設定。
舉個例,假設本身的總資產是$100,投資者根據自己的需要,將資產配置比例預設於50%股票、50%債券,即最初的組合是$50股票、$50債券。假設股票大跌一半,只值$25,而債券不變是$50,總資產於是變成只有$75,令股債各一半的比例失衡了,變成債券佔組合超過六成。要把資產配置重新拉回50%股票50%債券的比例,就要賣$12.5的債券,買$12.5的股票,使股票債券皆是$37.5,「再平衡」至股債各一半的設定。
「再平衡」的核心價值是,把投資組合風險降至最低程度,而非把回報極大化;理論上它是把投資組合回復至原定資產分配的系統操作。從以上的例子,起碼可以看到再平衡這個方法,只要持之以恒,會讓投資者克服人性高追低沽的衝動,做到更理性的低買高沽!
延伸閱讀:《FQ思維2:穩健投資很簡單》
電子書試讀:https://goo.gl/xgXs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