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央行可隨意印製鈔票時,紙幣的價值便會成疑。被稱為末日博士的麥嘉華 (Dr. Marc Faber),一直都看好黃金和貴重金屬的表現。
「自2000年以來,黃金和貴重金屬的表現明顯跑贏其他金融資產。要是美國和其他國家的經濟和金融狀況更糟糕,現金相對於硬資產所失去的價值越多,而這些硬資產現已成為世界的「新貨幣」。在貨幣貶值的環境中──即現金迅速失去購買力──所有商品、服務和資產都會成為貨幣。投資者和儲蓄人士此時便認識到,保障購買力的唯一方法便是遠離紙幣資產。
美國聯邦儲備局操控其貨幣政策,透過人為低息不惜一切保持資產價格上升,意味著不斷貶值的時代已經到來。曾經公認為是合理安全的現金,實際上已變為相當危險的資產類別,因為它不僅對資產價格貶值,也對消費者價格貶值。
事實上,我認為由於世界各地人為的調低息率,紙幣已失去了其主要功用。將現金兌換為資產將導致投機活動增加,因為投機者利用人為調低的息率,運用槓桿借貸增強其購買力。槓桿借貸的活動增加,當然會將資產價格推升至更高的水平,觸發不斷上升的惡性循環。
我並非說商品不會貶值。但是很明顯,紙幣的供應可以永無止境,而硬資產的供應量非常有限。我並不特別精於到處調動資產藉以保值,所以我傾向持有黃金。
作為投資者的你,正面臨著巨大的抉擇。要麼你要相信央行的擴張性貨幣政策會進一步提升資產價格,甚麼相信逆市的觀點,認為這種人為的情況是行不通,而世界經濟正逐步走向通縮衰退。
在全球經濟處於通縮衰退時,黃金的表現會如何?在初期,黃金可能亦會受到些微通縮壓力,但一旦負債太多的國家和家庭面對混亂的通縮情況後,紛紛進行套資行動,黃金價格很大機會飆升。
因此,在兩種情況下──滯脹或通縮的經濟衰退──黃金和黃金股票(以至其他貴重金屬) 的表現應仍會優於金融資產。」
延伸閱讀:《智取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