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分感謝編輯大大的邀請,讓魏力可在此與廣大的天窗、睿富讀者交流,並分享一些炒股的經歷。
先問各位一個問題:你買股票有無試過坐艇?「廢話!我陽澄湖長大㗎!蟹,全部都係蟹呀!」Okok,稍安無躁,容許我多問一句:點解你買股票會坐艇?「高追囉!唔買就日日升,到我一買完就跌,黑過乜咁!」
請各位認真諗一下,買股票中伏,真係純粹因為高追?以魏力自己及過去幾年與粉絲交流的經驗,實情剛好相反:輸錢皆因「低追」起。
「阿Sir,呢樣唔係叫『撈底』或者『趁低吸納』咩?做乜自創個新term?」
等我解釋一下。撈,作為動詞,即「打撈」、「撈起」,例如飛機失事,救援人員運用機器在水底「打撈」殘骸;又或食飯時用湯勺「撈湯渣」。講得低撈,即是你覺得你撈的價位就係底部,撈完就會反彈。
重點來了:你點知你撈個價位就係底?
「個價由高位跌咗好多呀!!!」
Ok,請define點為之「跌咗好多」──2成?3成?定7成?
不止一次,當魏力問到呢度,粉絲就開始dead air,繼而消失。的確,跌幾多先係底,誰說得準?所以,小弟拙作《4年贏300倍的秘密》中,「炒股十戒」的第一戒,就是「別買處於跌勢的股票」。「跌勢」者,一浪低於一浪也。
舉個例:近幾年「升到你唔信」的騰訊(700),今年1月及3月,股價出現「雙頂」(分別為476.6及475.6元),之後大股東Naspers以405元配股減持,股價8月2日跌至340.4元,高位跌了28.6%。見底未?跌夠未?你問我,我問誰?我只知道,目前騰訊是一浪低於一浪,唔買得,(昔日)「股王」都係咁話。
買股票最易輸身家的情況,就係自以為「低撈」,點知原來係「低追」,越追越低,仲要太早就入場開始追,溝下一注,溝下又一注,瞓身盡買之後,發現股價還在山腰……
股價是反映投資者對公司未來業績的睇法,而散戶卻往往誤用以往的資訊(例如:盈利高增長、wechat人人都用、手遊潛力無限等)作為買賣參考,這猶如望實倒後鏡來揸車,點會唔炒車?
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未持有上述股份權益。
魏力著作《4年贏300倍的秘密》在各大書店有售,網上訂購
https://goo.gl/nyQHg7
Goolge Play電子書及試閱版同步上架
https://goo.gl/26iMX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