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重讀德國「股神」安德烈·科斯托蘭尼(Andre Kostolany)的鉅著《一個投機者的告白》。當我看到第九章講述「『逆向』是成功的要素」的時候,覺得當中很有智慧,值得跟網友分享。
作者提出「科斯托蘭尼雞蛋」理論,認為每一次股票市場的大漲和大跌,都是由三個階段所組成,分別是「修正」、「相隨」及「過熱」階段。假如投資者要成功獲利,必須要做一個「固執的投資者」(相對於「猶豫的投資者」,「固執的投資者」須要具備四種要素:金錢、自己的想法、耐性和運氣),而且必須「逆向操作」。
如何「逆市操作」?作者認為在下跌的第三階段(即股市行情下跌的「過熱」階段),投資者應該買進,即使價格可能繼續下跌,也不要害怕。另外,在第一階段的上漲中,投資者也應該繼續買進,因為股市已經越過了最低點(最差的情況已經過去)。在第二階段,投資者則應該按兵不動,只作觀眾,並準備在第三階段,即普遍亢奮時果斷地退出市場。
至於如何判斷市場處於哪個階段?作者提供了一些線索或訊號,經驗豐富的投資者應該可以感受和洞察得到。例如:
(1)在出現不利消息時,市場並沒有下跌,就是市場出現「超賣」,行情已接近最低點的徵兆。相反,市場對於有利消息不再有反應,就是「超買」,行情暫時處於最高點的訊號。
(2)成交量也提供了一個重要訊息。有以下四種情況:
(i)如果成交量增加,行情仍然繼續下跌,就是已經接近下一次上漲起點的訊號,因為大量股票從「猶豫的投資者」,轉移到「固執的投資者」手中。這是行情過度下跌的第三階段。
(ii)但當成交量小,而股市還繼續下跌,就表示市場前景有隱憂,因為股票還掌握在「猶豫的投資者」手中。
(iii)當成交量越來越大,股票價格還不斷上漲,也是前景有隱憂,因為股市很可能已經進入上漲的第三階段。
(iv)當成交量小而股市上漲,這種情況就非常有利,因為股票還掌握在「固執的投資者」手上,並沒有轉移到「猶豫的投資者」手中。
(3)媒體報導提供的訊息。當媒體的氣氛非常樂觀時,不懂股票的人,也會對股票市場產生興趣。當市場處於牛市第三階段結束時,最後一批的悲觀者都會加入樂觀者的行列,全民皆股。相反,當媒體的氣氛非常悲觀和負面時,最後的樂觀者都會加入悲觀者的行列,這時市場就處於熊市第三階段結束。
作者提醒投資者:在「逆向的操作」過程中,經常都會受到考驗。比如買入股票後,股市繼續下跌,打擊投資者持貨的信心和耐性;或在上漲的第三階段,沽出股票後股市繼續上漲,錯過了部分利潤(因為第三階段可能持續很長的時間),令投資者很可能會受別人樂觀情緒的感染,而重新於高位再入市。
我認為要克服以上人性的考驗,紀律非常重要。當然懂得計算公司的內在價值也十分重要,可以幫助投資者作出明智的投資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