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娛樂(027)5月初公布2018年度第一季度業績,經調整EBITDA 43.2億港元,同比大幅增長36%,環比增長4%。整體業績不錯,大致符合分析員預期。
我根據銀娛最新的財務數據,利用企業價值倍數(EV/EBITDA)為其進行估值更新。我簡單地把第一季度EBITDA年化,推算出公司2018年的合理價為59.6港元。(2018年6月6日)現價65.15港元,稍為高出合理價9%。由於估值並不吸引,我只會持有,不會加倉。
銀娛的估值計算如下:
發行股數 = 43.08億
股價 = 65.15 港元(2018年6月5日)
市值 = 2807億港元
少數股東權益 = 5億港元
現金+流動投資 = 418億港元(2018年3月底的數字)
負債 = 73億港元
淨現金 = 345億港元
第一季度業績後,公司於2018年4月27日派發了特別股息每股0.41港元,相當於18億港元 (43.08* 0.41),所以派發該股息後的淨現金 = 327億港元(345-18)
淨負債 = -327億港元 (由於公司實際上持有淨現金,所以在計算企業價值公式中的「淨負債」出現負數)
企業價值 = 市值 + 少數股東權益 + 淨負債
= 2807 + 5–327
= 2485億港元
2017年扣除非經常性支出前的EBITDA(Adjusted EBITDA):
Q1 = 31.8億港元
Q2 = 32.9億港元
Q3 = 35.2億港元
Q4 = 41.6億港元
2017年全年 = 141.5億港元
2018年扣除非經常性支出前的EBITDA:
Q1 = 43.2億港元(真實)增長36%
Q2 = 43.2億港元(假設相當於Q1)增長31%
Q3 = 43.2億港元(假設相當於Q1)增長23%
Q4 = 43.2億港元(假設相當於Q1)增長4%
2018年全年 = 172.8億港元(假設) 增長22%
我假設銀娛第二至第四季的經調整EBITDA相當於第一季的43.2億港元,得出2018年全年預測經調整EBITDA 172.8億港元,較2017年增長22%。
企業價值倍數(EV/Adjusted EBITDA)
= 2485÷172.8
= 14.4倍 (跟公司過去6年平均預測企業價值倍數約13倍多11%,估值稍為偏高。)
銀娛2018年的合理價:
合理企業價值 = 歷史平均預測企業價值倍數 * 2018年預測EBITDA
= 13* 172.8
= 2246億港元
合理市值 = 合理企業價值 – 少數股東權益– 淨負債
= 2246– 5 + 327
= 2568億港元
合理價 = 合理市值÷發行股數
= 2568÷43.08
= 59.6港元
股價/合理價 = 65.15÷59.6
= 1.09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