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投資王道 / 鍾記:比特幣是投機多於投資

鍾記:比特幣是投機多於投資

鍾記

價值投資法的信徒。2011年4月成立個人網誌 「股壇老兵鍾記 長勝之道」。著有《實踐價值投資的真諦》及《選股與估值:價值投資的得勝之道》

早前,有位學員在「鍾記價值投資學會」Telegram群組問大家:「點睇虛擬貨幣比特幣(Bitcoin)?我有個朋友不久前於2,000美元買入,現在已經直撲20,000美元了,利潤很不錯呢!」

我認為比特幣是投機多於投資。假如「股神」畢菲特的老師Benjamin Graham還在世,我相信他的意見也許會跟我相同。原因為何?因為比特幣並不符合投資操作(Investment Operation)的兩個條件──(1)保證本金的安全(Safety of Principal);(2)足夠的回報(Adequate Return)。大家可參考《The Intelligent Investor》第一章「Investment versus Speculation: Results to Be Expected by the Intelligent Investor」。

由於我們都無法通過嚴謹的估值方式去評估比特幣的內在價值(以著名基金經理Peter Lynch的比喻,就是玩「話事牌」而不看底牌),我相信買入比特幣的人,絕大部分都是希望能夠以一個更高的價錢賣出,賺取差價。這種「接火捧的遊戲」,不是投機是什麼?

我當然明白「阻人發達,罪大惡極」的道理,只是希望提醒大家,買入比特幣之前,聽一聽Ben Graham用心良苦的意見。他說:「最不聰明的投機是(1)明明是投機,卻以為自己是在投資;(2)當缺乏正確的投機知識和技巧時過度投機;及(3)投機的金額超過自己的負擔能力。假如投資者真的想投機,應該把投機的資金放在另外一個獨立的投機基金(越少越好),千萬不要把投機與投資的操作混在一起。」我覺得他講得非常好。

事實上,已經有不少資深投資者把近期比特幣的升勢,比喻為17世紀荷蘭「鬱金香狂熱」(Tulip Mania)泡沫。如果網友對「泡沫」(Bubble)這個議題有興趣的話,我介紹大家閱讀Charles Mackay《Extraordinary Popular Delusions and the Madness of Crowds》,對泡沫的形成和人性的貪婪將會有更深的體會。

Share Button
Site Protection is enabled by using WP Site Protector from Exattosof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