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在「鍾記價值投資學會」Telegram群組問學員一個有趣的問題:你覺得以下哪一種情況比較痛苦?
情況(1):沽出股票後,股價再大升;
情況(2):高位沒有沽出,結果股價大幅下挫。
我希望通過這個問題,讓學員反思一下自己的心理素質。結果引來學員很多回響,兩種情況都有學員選擇,內容非常精警,部分節錄如下:
「兩者都痛苦,不過我會選擇(2),所以要分段沽。」
「兩者都試過!(1)會不甘心,好像早沽了比亞迪(01211.HK)!(2)會感覺不知所措,尤其是跌穿買入價很多的時候,會感到特別痛苦和不安。」
「高位分段沽7成,留3成倉『食花生』。」
「分段沽出是比較安全的做法!過往曾經想在高位放,誰不知跌下來,要沉淪很長時間才回升,損失了很多機會成本。」
「兩者都痛,所以分段沽出心理比較舒服。最怕沽出後再高追,然後大跌,聰明如牛頓都犯這個錯。」
「(1)沽出後見到股價再大升,痛苦程度是10級,但視乎你手上是否還持有,若果有,痛苦程度會較低,屬於5級。但之後股價跌回你賣出價再低20%,開心程度爆燈!(2)高位沒有沽出、股價回跌的痛苦程度屬5級,因為當刻你仍然覺得有機會回升,但當跌多過10-20%時,痛苦程度會增加至10級。幾個月後,痛苦程度跌至零,因為已經『坐艇』,直至賣出時,痛苦程度又增至10級,因為傷心至死!」
「沽出後股價再大升會唱『沽升淚』。兩個月前沽得七七八八,少賺20%。」
「沽出騰訊(00700.HK)令我痛不欲生!」
「我會選擇(1),因為損失是無限大!(2)的情況損失最多只是本金,即使有槓桿,損失也是可預見。」
「鍾Sir越升越沽,有師兄採取零成本策略也是贏得開心的方法。」
「最痛苦莫過於『先(2)後(1)』,但又偏偏是大部分人的寫照。」
「(1)是沒有問題的。像巴菲特每次沽完都會大升,他自己都說不要吃得太飽。如中石油(00857.HK),他沽完12元,升到20元!現價5.6元。」
「望住舜宇光學(02382.HK),強烈感受到(1)的痛。(2)反而沒有甚麼,只要有信心就會持有下去。」
「(1)比較痛苦,因為難追回。(2)起碼可以持有等下次高位,所以沒那麼痛苦。」
「謝謝Chung Sir這條問題,作為檢視投資人沽貨心理狀態的最好預演,每個星期都要問自己一次。」
各位網友,你又會如何選擇呢?不妨分享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