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跟太座探望外父,遇見一位人稱「麗姐」的鄰居,她的股票投資經歷,絕對值得大家借鏡,以下是鍾記的憶述。「麗姐」擁有逾十年股齡,知道我曾經從事股票投資行業,便第一時間問我「點睇個市呀?現時買邊隻股票會賺錢呀?」。我慣性一面聽一面笑笑口,還來不及回答,她已急不及待大談自己最近慘痛的股票投資經歷。
原來她於今年3月以$21高追美圖(1357),說「傳聞可以成為第二隻騰訊(0700)」!豈料股價之後急跌至最低的$7.5,跌幅高達64%!近日才反彈至$13。她既後悔當初一早沒有止蝕,又後悔在低位時沒有「溝貨」(怕增持後股價會繼續跌),拉低平均成本,不然現價便可以差不多「打和」,平手離場。「麗姐」說起來,繪聲繪影,我卻聽得目瞪口呆。
「麗姐」接著說,她從不喜歡投資大藍籌,手上沒有匯豐(0005)、友邦(1299)、港交所(0388)、建設銀行(0939)、平安保險(2318)、新鴻基地產(0016)或盈富基金(2800)的股票,嫌它們股價上升的速度慢,回報不高!她說:「我寧願從電台或報章雜誌聽消息和貼士,買二三線股,回報快又高。買得股票就預定要冒險啦!」我聽後真的無言以對。
總結多年來買賣股票的成績,「麗姐」笑說是「輸多贏少」。她這樣解釋自己輸錢的原因:「當聽貼士買入某隻股票後,起初股價可能還會上升一段短時間,但很多時候上升幅度都不夠『水位』讓自己『下車』獲利。不久之後,股價往往便會倒頭下跌,而我也不懂亦不願意「止蝕」,結果被綁,動彈不得,變成『大閘蟹』!」
雖然「麗姐」在股票市場打滾多年,總體上都是虧本,但她仍然樂此不疲,也沒有想過改變自己的「投資風格和策略」。我想,除了可能因為「炒股票」實在太刺激之外,有位做生意收人不錯的好丈夫支撐,也應該非常重要吧。各位網友,「麗姐」的故事給你甚麼啟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