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真的,有些城市,就算所有數據和利好消息都話你知「升硬」,唔買走寶㗎喇,但若然房產市場不成熟、法制不完善、政局不穩定,我暫時也不會考慮,因為買的可能不是資產而是煩惱。
若買日本樓好處是穩定收租,買大馬樓則是追求樓價爆升。在多重利好因素下,加上大馬政府保護海外買家,大馬樓比起其他發展中國家確較值博。不過,買大馬樓仍是Location、Location、Location至上。
令我有信心的是馬來西亞買樓花的制度,為了保障海外買家免墮爛尾樓陷阱,大馬政府要求發展商先交保固金,否則不獲發牌在海外進行銷售。另外,必須按MilestonePayment 向海外客人收款,即是買家按地盤建築進度付款。
以我的單位為例,買入時先付樓價10%,大概買入第二年付10%,再過一年半付15%,如此類推,總之到時到候就會收到發展商的越洋賬單,說明已完成的項目和買家應繳付的「ProgressPayment」。由於單位在當地銀行承造六成按揭,我付四成後,發展商之後會問銀行攞錢。
在當地銀行造到按揭又不查香港信貸資料庫,是我繼續加注的原因之一,以我的年紀和投資策略,有槓桿先好玩。當然銀行政策經常改變,全世界都一樣,所以無論買甚麼地方的物業,都要先了解當下按揭審批的條件和情況,可能今年收緊借少一成,下年突然放寬借多兩成也說不定,絕不能忽視。
延伸閱讀《HEA富學:一天只做2 小時的創富方程式》>>>https://goo.gl/bGt1HU
Google Play電子書及試閱>>>https://goo.gl/ZWVzJ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