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上台後不斷亂說話,不停犯錯,醜聞不絕。對外,對中國、NAFTA、北約等立場反覆,已嚴重損害美國公信力。對內,白宮已嚴重分裂成女婿Kushner跟總策略師Bannon兩派,估計洩密是內鬥的結果。特朗普的醜聞鬧得愈來愈嚴重,「中環巴菲特」@Eddie Tam 譚新強 認為,最關鍵是他的競選團隊跟俄國在大選時的關係;按照他在美國的多年經驗,觀察到三大重點:
- 特別檢察官的調查將需很長時間,對特朗普的執政肯定有影響。稅改、基建都必定推遲,但不等如不能通過。誰不喜歡減稅?連民主黨都支持給予企業海外現金回流的稅務優惠。基建就幾乎是一個緊急的安全問題,很多橋樑、公路、機場等設施,已經比第三世界國家更差。
- 特朗普經常亂說話,反而有點好處,習慣後很多國民對他奇怪地寬容。二戰後美國人反蘇情緒曾非常高漲,但現在已不太仇視俄國。雖說特別檢察官是獨立的,但時代背景還是挺重要的。況且如單憑特朗普一句話就入罪,似乎有點兒戲。
- 美國的民主制度雖非常成熟,但還是未必承受得了俄國改變了大選結果的結論!連特朗普的最大仇家CNN,指控俄國干擾大選,跟特朗普團隊勾結,但每次報道都必補充一句,一切行動都沒有改變選舉的結果。為何可以那麼肯定?希拉里只輸了中西部幾個州,總共只7萬多票;很接近,根本不可能肯定干擾對結果沒有影響。關鍵是美國憲法雖完善,有彈劾機制,但絕對沒有拉倒選舉重來的制度!這一點非常重要,對這次所謂獨立調查必有影響。萬一特朗普真的要下台,副總統Pence接任,美國人、外國跟市場的反應都很可能是正面的。
特朗普的蜜月期來得早,也會結束得早。標普從他當選至今升了約11%,最快速就是他上台前的兩個多月。今年升市非常窄,10隻龍頭股如蘋果、亞馬遜等已佔了近半的標普升幅。
事實上,過去半年的標普升幅可分成3部分,約半是由於盈利從第四季恢復增長,這趨勢應能再維持致少一年;第二,可能2%來自外圍因素:中國宏觀經濟穩定,歐洲復蘇,民粹主義沒有席捲法國;剩下來的3%至4%才可歸功特朗普。另外,美匯指數和美10年債息都差不多回到特朗普當選前的水平;這是另一個美股上升不是全因為特朗普的佐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