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就是不停犯金錢錯誤,礙於與生俱來的思考偏誤,我們無藥可救。各位坐穩,提起精神,細看以下理財法則:
1. 金錢是關於心理。錢不犯錯,人犯錯。我們犯的金錢錯誤,原因一定不是計錯數,不要貶低自己的數學能力,閣下數學沒問題,問題源自心理,使我們糾纏在壞習慣中。
2. 計劃,計劃,計劃。計劃是我們的理財GPS,建構元素是明確目標,及如實反映自己的價值觀。理財路上有太多誘惑,例如貪婪和恐懼,助我們走出混亂是預設的計劃。
3. 歷史不騙人。認識自己的最佳方法是看歷史,2008 年恒指跌四成的時候,怎過活?低價沽貨抑或冷靜捱過?以前怎樣做跟將會怎樣做有很大關係。小數的意義。「小數怕長計」的真正意義,是提醒我們養成習慣的重要。大事決定成敗,不過,大事不常出現,出現時靠日常養成的習慣迎戰。
4. 細水長流。大上大落的壞處是令人疲累,疲累的人容易犯錯。理財的一個重要指標,是睡眠質素。每天做得好一些遠勝「一Q 清袋」。
5. 分散投資。可肯定我們仍然不斷犯錯,因為理財路途險惡。分散投資的好處是讓我們可以犯錯,世上沒長勝將軍,犯錯後最緊要有機會起身再來。
6. 擁抱不完美。理財世界太多未知數,能控制的太少,很多時能控制的,只有自己的期望。完美遙不可及,接受不完美是誠實地認識自己的開始。It’s okay to be imperfect。
7. 理財是性格的延續。你是怎麼樣,理財策略就是怎麼樣。幾十歲人,不要騙自己,很多事情改不了。適合你的方法,未必適合其他人,花時間尋找適合自己的方法。
8. 我戇居,但我美麗。最常出現的理財感覺:「點解我咁戇居?」一個設計上充滿偏誤的腦袋,須要在有限資訊環境下作決定,戇居必然出現。不要逃避,我們接受戇居。
9. 錢買到快樂。承認吧,錢非常重要,不過它的性質是助我們邁向目標的工具。快樂關鍵不是怎賺錢,而是怎用錢。和家人感受世界、看著自己的錢令他人快樂、睡得好一點,這些才是快樂泉源。
延伸閱讀:《與錢對話》 蔡東豪 著
電子書試讀:https://goo.gl/As1dS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