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企管智慧 / 蔡東豪:「八二原則」下的「八十分俱樂部」

蔡東豪:「八二原則」下的「八十分俱樂部」

我是「八十分俱樂部」的會員,驕傲地向外表露身份。這俱樂部的會員不多,只是外面大部分人覺得八十分的概念,代表態度馬虎和欠毅力,看不起這群另類人。「八十分俱樂部」會員卻自得其樂,因為他們知道由八十分走到一百分的一段路,需要一種偏執、狂熱和源源不絕的氣力。零到八十是好玩的,由無至有,過程充滿不確定性。學習不是一條直線,最斜的部分最令人陶醉,感覺到自己在進步,是一道巨大的推動力,而進步不是必然,患得患失感覺製造令人嚮往的心境。達到八十分之後,我們可選擇做另一件事,同樣以八十分為目標,享受最斜的一段路,或可選擇甚麼都不做,享受太少人專注的動作,叫休息。

蔡東豪

精電前行政總裁,《主場新聞》、《立場新聞》創辦人。著有《管你上司》、《與錢對話》及《金錢之王》系列。

搏盡,假設我們擁有無限的資源,包括時間和體力。先說時間,我們對時間從不客氣,永遠攞到盡,視時間為用之不盡的資源。一件工作未做完,便開始另一件。同一時間只做一件事,好像落後於別人。精力也是有限,機器用得多會壞,維修的時候,我們感覺是浪費時間。由八十分到一百分,這段路難行至極,這段路有另一個名字,叫追求完美。情人要完美、身材要完美、結果要完美,我們被洗腦,完美是唯一可接受的標準。追求完美注定不快樂,因為可能根本沒有完美,即使完美存在,它遙遠兼虛無飄渺,花上無窮力氣,也未必觸摸得到。

一件完美的事VS五件八成的事

二十年前,我接觸到一個改變人生的概念:八二原理。我們用兩成時間做一件事的八成,然後用餘下八成時間,完成這件事的餘下兩成,為求做足一百分。意思是,我們花巨大精力於把一件本來做得不錯的事,做到完美。從此,我對完美的看法不再一樣,這概念太震撼,我不再相信做足一百分。

這是數學,如果我接受八十分,不追求完美,每件事我只需要花兩成時間,其餘八成時間,我可以做多四件八成的事情。換句話說,做足一百分的人花盡精力只做一件完美的事,我卻做了五件八成的事。而且我做得開心,不用在黑暗中追求一件可能不存在的事,目標定得不妥,過程不可能愉快。

世界需要追求一百分的人,有些人執著地走向完美,這些人打破人類極限,走進無人踏足的領域,值得嘉許。但大部分人欠缺打破極限的能力,以及在有限資源下,硬要追求完美,等於追求失望。做足八十分聽上去不夠長進,似是滿足於二流水平,但我們有否細心考慮追求完美的代價?我的中學同學經歷生死關頭才領悟到甚麼是滿分,希望更多人在平凡日子想想,一百分和八十分的差別。

 

相關閱讀

《我的豬隊友》

天窗網店訂購>>https://goo.gl/dWrEB5
電子書試讀>>https://goo.gl/1r9G1j

Share Button
Site Protection is enabled by using WP Site Protector from Exattosof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