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曾預測反修例引起的暴亂會在9月逐漸平息,原因是9月是開學的時候,這場暴亂會因為學生們上學而慢慢熄滅。至於要追求的自由和理想,可以暫時停一停,反正還年輕,目前更需要追求的是知識,所謂知識可以改變命運,努力讀書,將來學業有成,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理想和抱負自然就能夠達成。
然而,暴亂到今天還在不斷升級,這使筆者十分擔心,假如不能在短期內止亂,香港將要付出沉重代價。從目前事態發展,筆者需要重新判斷,如想在短期內解除困局,必定要有重大突破,例如邀請高人出馬,或請求中央給予指引等等。只要有真誠對話,就有機會勸退大多數的「和理非」市民,否則不斷的破壞與追捕,不斷的重覆又重覆,任由其拖延多幾個月,事件最終還是會結束,但香港會變成「臭港」。
中央給指引 方可快平亂
作為工商界的一份子,香港經濟重創自然也深受牽連,大家都不會忘記97年金融風暴及08年金融海嘯帶來的苦況。事到如今,港府在重大政治議題上或許已經沒有話事權,但仍可以在民生方面做一些補救措施,派錢是不錯的做法,起碼讓外界看到政府在關心基層市民。這種關心民生議題的公關工作要不斷做,尤其在這多事之秋,最好有更多的政府司局長出來見傳媒。
10月份的施政報告是一個轉捩點,筆者相信這將會是一份豁出去的施政報告,其中房屋政策會是重大焦點。房屋除了可作居住外,還有維穩作用,因此港府要作大膽嘗試。筆者提議學新加坡,將樓市分開兩個市場, 一個是私人樓市場, 一個是公營房市場。供應比例短期內由3︰7之比改為2︰8,大量増加公營樓房數目,可透過改劃住宅土地用途,強迫徵收棕地及農地,增加公屋地積比率等,此為短期措施,中長線要大力發展「明日大嶼」計劃。
最重要的一點,參考前特首董建華當年的房屋政策, 10年內讓7成香港人擁有自住物業。如何達到此目標?將公屋以廉價賣予公屋住戶,如一個500呎的公屋單位,以港幣100萬左右賣予住戶,以貸款9成計算,每月只需供款港幣$4000左右,相信大多數公屋人士都負擔得起,並會購入自用。這樣的話,不出10年內,香港就有7至8成人擁有自住居所,有了資產,人心會比較安穩,工作會比較努力,遊行示威也會少很多。
亞洲地產創辦人 蔡志忠
2019年9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