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樓市攻略 / 蔡志忠:施政應以人民為中心

蔡志忠:施政應以人民為中心

日前參加朋友飯聚,幾位好友均是政商界名人。席間議員老友提及經常閱讀本人文章,他認為現今中外形勢嚴峻,香港政商關係也很複雜,寫評論文章必須忠於事實,分析中肯,才會有讀者追捧,假如所寫題材牽涉到商界財團利益,某些敏感話題宜慎言。筆者感謝老友提醒,相信一眾評論員也會加倍留意,本人重申熱愛自己的國家,也十分愛香港,所有評論都希望中國強大和香港進步。

 

在此要再次感謝好友們的關注,本人才疏學淺,想不到文章有那麼多讀者。我在報章和媒體發表文章已有十幾二十年,主要身份是一名樓市評論員,雖然個人業務也有涉及地產業,但評論文章均以市場走勢作分析,如實反映樓市前景。本人從不覺得自己是行業持份者,也沒有刻意偏袒地產財團,寫文章是以樓市分析員及時事評論員的觀點出發,真心希望香港可以告別劏房籠屋,市民能夠安居樂業。

 

中聯辦主任駱惠寧在國慶前夕走進香港基層,先後到訪慰問香港漁民、創科青年、社區居民、商舖小店以及劏房籠屋等。駱主任親臨社區探訪,關心基層市民生活,充分代表中央政府對香港低下階層的重視,對基層民眾惡劣的居住環境,多位主管香港事務的國家領導人,先後多次重申必須撤底解決。

 

走進基層探訪  減少劏房籠屋

 

駱主任的探訪起了很好的示範作用,相信將來香港官員們會更加走進社區,深入了解社情民意,以務實態度處理經濟民生問題。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表面上有一片安定繁榮的景象,實在不能接受有劏房籠屋的另一面,未來港府應該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施政理念,首先要讓更多的低層民眾入住公屋,使劏房租金下調,最後減少劏房的數目,讓人均居住面積達到正常標準。

 

筆者向來十分支持改善低下階層居住環境,也多次撰文提出見解,香港為何會有10萬多個劏房?裏面居住的約22萬名民眾是從哪裏來?這些居民絕大多數是新移民,他們申請公屋的資格,是需要在港住滿七年後才可以開始申請,因此他們「上樓」的時間十分漫長。

 

本文見報之日,適逢是「施政報告」出台之時,筆者期望特首林鄭月娥能落實更多更快興建公營房屋的目標,也縮短基層市民成功「上樓」的時間,以及減少基層新移民申請資格的時間和安排。

2021-10-06

(本文為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網立場。)

Share Button
Site Protection is enabled by using WP Site Protector from Exattosof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