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蔡志忠 / 蔡志忠:同樣住公屋 磨擦少一點

蔡志忠:同樣住公屋 磨擦少一點

前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日前說,「每逢周六日就心慌慌」。說得沒錯,一到周末,大家的心情就很沉重,從新聞媒體看到警民不斷衝突,示威地區大街小巷人潮澎湃,然而店舖卻提早關門,或者索性不開門營業,旅遊零售飲食等行業受到嚴重打擊,多個國家向香港發出旅遊警示或忠告,號稱最安全城市的香港,如今排名跌至10名以後。

不過, 這些示威活動在中央眼中,似乎只是小兒科,北京連美國都不怕,還會怕香港反對派顛覆國家主權嗎?然而,假如風波沒完沒了持續下去,雖撼動不了北京,但會影響香港經濟,除了逃犯條例引爆的風波外,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日前出席電台節目時也坦言,中美貿易戰短期內不會「雨過天青」,本港第二季本地生產總值(GDP)會有隱憂,並預料下半年本港經濟指標或錄雙位數負增長。

 

風暴不結束 樓市不樂觀

如今事態沒有緩和跡象,甚至還在繼續惡化,會否影響港人買樓意欲?有專家認為,在目前反對派勢力橫行的情況下,港府施政困難重重,甚麼明日大嶼計劃、土地共享先導計劃等等,都會過不了關被擱置,土地供應愈來愈少,樓價自然易升難跌。對此筆者看法有所不同,政經形勢更加左右樓市,政治不穩定和經濟負增長,直接影響買家入市,誰願意在目前摸頂買樓?根據目前走勢,樓市交投急速放緩,今年7月份可能低至5千多宗,重回當年沙士時期的歷史低位。

如此低迷的成交量代表甚麼?代表盤源缺少,賣方不肯賣樓?這又是看好後市者的籍口。其實真正的原因,是買家在等待樓價下跌,就如當年沙士時期,首先是交投量萎縮,繼而樓價緩緩下降,下降至出現十幾萬個負資產個案。筆者並非危言聳聽,只是經歷當年樓市爆煲之役,至今仍歷歷在目,提醒大家應居安思危,不要重蹈覆轍。

香港的成就得來不易,大家應共同守護這座美麗的城市,所謂破壞容易建設難,希望風波盡快結束,盡快回歸經濟民生議題。樓價在今天的高位下調一點是好事,只有將房屋分開兩個市場,大量增加公營房屋,才可以滿足基層市民的住屋需求,當更多的市民同樣住在公營房屋,大家的條件差不多,磨擦也就會少一點,示威遊行或許也會少一些。

 

亞洲地產創辦人 蔡志忠

2019年7月30日

Share Button
Site Protection is enabled by using WP Site Protector from Exattosof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