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樓價連跌多月之下,社會上漸多要求政府減辣或放寬按揭的聲音,不少評論者出於政策目的已達到,或者推測減辣後將會令到樓價上升或下跌的角度入手,筆者反而認為,從政治層面分析,不作任何改變才是更合理的推斷。
上屆政府屢次推出辣招,而樓市卻繼續上升,就被坊間目為「唔夠辣」甚至「無料到」,難得現在樓市回調,其實是順應了他們的要求。現在終於達到了他們的目的,比著你是政府,又怎可能會去作出改變?因為減辣或放寬按揭之後,無論樓價是升是跌,均會被人垢病。現在甚麼也不做,市況怎樣改變都不用負上責任,反正辣招是上屆政府推出的。
也有人指出辣招是導致交投萎縮的原因,令到業界生存空間縮小,經紀生計出現困難。然則業界要接受,過去樓市成交暢旺主要是多了炒家的短線成交,在特別印花稅加上摸貨交易被禁止之下,已經沒有短炒的空間,有的只是以年計的持有,用家和收租投資者才是主流,要開單就只能期望更多的用家入市,但減辣招並不會導致交投有顯著增加的。
那麼甚麼情況之下才會有機會減辣呢?筆者的理解是要有金融危機出現,才有可能令到政府不得不改,而眼前的調整幅度如此之細,速度如此之慢,根本就不足以觸發這個政治層面的決定:就是市民一面倒要求減辣。然則筆者並不希望亦不預期將會發生,即使未來供應增加,仍然遠遠未能達到供過於求的情形發生,可能在本屆政府任內,都未能見到減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