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胡孟青 / 胡孟青:洞悉財技騙局 報表「整形」7宗罪

胡孟青:洞悉財技騙局 報表「整形」7宗罪

胡孟青

獨立評論員,有「股壇小辣椒」之稱,擁有超過十六年證券研究分析經驗和超過六年財產保險基金投資管理經驗。著有《估市不如練功》。

投資初哥,除了要學懂先瞭解自我、學曉分析不同行業的基本方法與考慮因素之外,亦應該懂得會計語言。要知道,即使你一不小心,不覺意踏錯步上錯賊船難逃一劫,假如能夠及時洞悉其陰謀詭計,在股價走樣前快速跳船,最終應可安然無恙保住小命,擇吉再戰。

「股壇小辣椒」胡孟青,提醒投資者要當心莊家大鱷對妖股搭棚掠水,亦要要注意上市公司的會計手法,當中是否有「整色整水」,她引用一本「投資踢爆書」– 《財技騙局》(Financial Shenanigans),揭露企業如何蒙蔽核數師與投資者,當中離不開玩弄營業收入、設計開支陷阱及隱藏負債的詐騙手段:

報表整形7宗罪原形畢露

 第一宗罪:提前確認收入,谷大營業額。入賬方法有六度板斧,包括把截數日後才產生交付有關貨物或提供服務,未取得客戶驗收證明的貨物,客戶根本未承諾付款的訂,向關連人士供貨,隨意將一堆貨物定價付運並入賬。

 

第二宗罪:虛報營業收入。銷售合約內,原來可對買方找數承諾不具任何約束,甚至以附屬補充合約,扭曲原有合約內保障公司作為賣方的利益,通常此類交易會通過相熟企業互相搔背脊「圍威喂」。另一招數,以前聞所未聞,叫「或然銷售」,即係可能發生的銷售,也等於可能不會發生,兩者機會均等書中例子,1994年《商業周刊》揭發國際知名隱形眼鏡商,刻意要分銷商承諾購買加價50%的產品,谷大1993年該部分銷售收入,銷售高增長卻換來1994年大量存貨,觸發股價由每股50美元暴跌至30美元。

 

第三宗罪:把一次性收入入賬。當然隨著市場對有關特殊收入對跨年盈利表現的理解日深,能夠以此騙人的機會已減少,除非不看業績內容已飛身撲入,因為通常股價已提早反映。

 

第四宗罪:以提早或延遲營運開支來調節盈利,改變折舊年期亦是令盈利改變的慣用手段。

 

第五宗罪:刻意扭曲負債及或然負債的估算。

 

第六宗罪:刻意延遲把收入入賬,令盈利數字可以在將來有需要時,重新納入以壯大盈利基礎。

 

第七宗罪:把截數日後才應付或出現的支出提早入賬,以求令下年度盈利增長更顯著。

 

胡孟青建議讀者,買股前做功課,先學識看財務報表:「該書同時教曉你如何分析財務報告,應該考慮的會計制度,及入賬須注意的基本會計原理,投資者需考慮報表內可供衡量公司營運表現的財務比率,發掘當中可能出現的誤導與陰謀,讓你時刻保持警覺,終生受用。」

 

延伸閱讀:《估市不如練功》胡孟青著

Share Button
Site Protection is enabled by using WP Site Protector from Exattosof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