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股市經歷過一場因美債孳息爆升而來的大型震盪後,似有回穩之象,惟是否已真正完成調整,仍難免要面對一些不確定性。樂觀派重申基本因素不變,可與此同時,越來越多機構大戶均相信股市已離見頂日子不遠。好淡爭持拉鋸下,投資者要有暈車浪的心理準備。
美銀美林早前的每月基金經理調查顯示了幾個值得留意的現象:一、願意增持股票的基金經理仍然佔大多數、而減持債券佔比就創下歷來新高;二、八成機構大戶相信,今年利率只會進一步向上,不會回落;三、六成以上基金經理認為,環球增長已處於後期階段。
如此,按分析界所擬定的投資市場階段走勢而言、及股與債之間的關係,股票依然存在上升空間,惟債券回落已是必然。換言之,市場已正處於投資旺盛的最後周期,股票升浪亦已屆尾聲,但極可能再維持多一段時間才會出現真正的拐點與逆轉時刻。
跌市後,我向外界表示今年把去年初於22,000點時訂下的恒指目標,由40,000點下調而成為36,000點。相差僅僅只是4,000點,卻最少帶出了兩點:一、在升市期間估市,就要撇脫地更進取,因為市場氣氛及情緒從來難以量度;二、若果市場走勢、及其它方面起了變化,堅持最初的己見反而需要極大掙扎,我衝不過這關。
不下一次提過,40,000點其實最初從來是一個遊戲目標,是假設市場非理性亢奮情況底下,可能出現的走勢而已。至於後來媒體因應市況問我,要我再估走勢,36,000點的說法,很大程度上卻是因應市場變化的投機行為。判斷從來是受制於市場走勢及當時情緒,能夠臨危而不亂,實在屬於少數。
正值新春,如果要來一個農曆年Resolution的話,倒不如決定以後再不估市,或為股市水平做估算。股市目標對很多人而言,根本談不上是預測,事關預測具備客觀含意,而牽涉的估值模型估算從不準繩,圖表分析亦有太大限制。在這情況下,預測股市的形容,僅僅是美其名而已。斷估是有痛苦的,始終我是容易受傷的女人,基於估中呃不到太多Like,估錯就會成為箭靶,我決定放棄估市。
市場是生的,人也是生的,目標又豈會是死的,審時度勢、靈活應變,從來都是成功投資者應有的態度,尊重市場,敬畏市場,更是至理名言,只因市場永遠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