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經濟通識 / 【趣味經濟】經濟學家點揀情人節禮物?

【趣味經濟】經濟學家點揀情人節禮物?

追女仔的過程中,必然經過行街睇戲食飯的階段,過時過節難免要送禮,究竟男士應如何辨別虛情假意,免做「水魚」?選購什麼禮物能增加勝算?不妨看看經濟學家的獨特見解。

王澤基,著名專欄作家兼ibanker,曾任香港中文大學金融專業應用教授、金融碩士課程主任,現為科技大學金融數學兼職教授。

蘇勇鵬,前資深財經記者,現職上巿公司投資者關係總監。

追女仔時應帶她去甚麼餐廳?生日應送甚麼禮物?英國倫敦大學兩名數學系教授彼得.蘇左(Peter D. Sozou)和羅伯特.西摩(Robert M. Seymour)認為,從經濟學中的博弈理論(Game Theory)(注1)可找到答案。

經濟學認為,沒有成本的東西都沒有價值,最有效的方法,是男方應送一份對他而言成本高昂(包括金錢、時間等任何成本),但對女方沒有任何實質價值的禮物。換句話說,可能就是懸崖上的一朵花,或是半夜老遠在元朗買回來的一碗糖水,又或者苦學幾個月熟讀女友喜歡的Hello Kitty 毛公仔的歷史與收藏方法,而不是豪買名牌手袋。

禮物是否實用不是重點

試想想,在過往追女仔的經驗中,我們浪費了多少金錢在一些實際上無聊至極的事上? 在Savvy 喝兩杯House Wine,人均基本消費動輒四五百元,足夠於超市買四支同款紅酒在對面的舊立法會大樓飲通宵。情人節一束上等鬱金香比平常貴數倍,索價最少一二千元,這和政府每年放四五次的煙花性質一樣,勞民傷財而無實際價值,為何大家仍是樂此不疲?原來這些舉措其實有些我們不自知的潛在價值。

博弈理論的最基本假設,是雙方會在各個可能的選擇範圍中,尋找對自己最有利的策略,直至雙方都沒有更好的選擇。這個狀態,經濟學上稱為納什均衡點(Nash Equilibrium)。在這一點以外,雙方並沒有其他更好的方案,可把個人的利益擴大。

博弈分為很多不同的種類,男方追女仔送禮的過程,是典型的序貫博弈(Sequential Game)。雙方進行博弈之時,就如捉棋一樣,有前後次序之分,每下一步棋,必先預計往後對方一連串的應對舉動,直至得出最後結果,再以預期的結果決定最初的第一步棋。

任何禮物皆有成本,平心而論,如果對方並不吸引,或者只想隨便「維持關係」,男人只會選擇廉價或不費心思時間準備的禮物,例如到外地出差回來於免稅店買瓶香奈兒香水。那並不代表時刻記掛妳,只是等上機時百無聊賴,順便儲儲信用卡積分罷了,稍微醒目的女生也不會上當。

禮物辨真心

所以,假設你是男方,而且真的有意展開追求, 方案只有兩個。第一,是送贈名貴而且有實際價值的禮物,例如名牌手袋、鑽飾、手錶之類,第二,是送贈一份同樣消耗大量金錢、時間或心思,但實用價值極低的東西,例如把合照曬成1 萬塊砌圖,然後花三天三夜砌好,或者花10 萬元在時代廣場大電視播放示愛宣言等等。

如果所費的成本相同,你應如何抉擇? 這可從女方的角度找到答案。首先,女方要作出兩個決定,一是收不收禮物,二是發展與否,而女人的終極目標,是要找到一個吸引而且願意留在她身邊的人,送禮是一個極佳的指標來判斷認真度。廉價又無心思的禮物,肯定無人問津,「蹺妙」在於選擇貴重和花巧的禮物之間。貴重的禮物,不論送禮的男人是否真命天子,女人都有機會收下,有心掘金的人甚至會繼續索求;但如果禮物是花巧無用的東西,則只有真正情投意合,或有機會發展的人才會收取和被你的誠意打動。

換句話說,男人追女仔時送禮不單理所當然,而且更有去蕪存菁的功用。送名貴手袋和智能手機,二手有價有市,誰不喜歡?錢同樣是花了,卻達不到最好的結果。倒不如花點心思,租一艘遊艇出海看星,或為她苦練吹奏一支色士風的樂曲,既可讓她看到你的用心,二來又可把純粹掘金的女子拒諸門外,一石二鳥。

 

注1: 博弈理論(Game Theory)是經濟學中廣泛應用於研究競爭的方法。在博弈的行為當中,競爭者為了達到各自的利益,必須考慮對手的每種可能行動,才決定怎樣是對自己最有利的合理方案。它的應用範圍很廣泛,國際關係、政治利益、社會科學,甚至是生物演化過程,用於分析經濟現象,像拍賣、議價、雙頭壟斷、少數製造商如何操控市場等情況等。

延伸閱讀:《男女博奕經濟學》王澤基、蘇勇鵬  

Share Button
Site Protection is enabled by using WP Site Protector from Exattosof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