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祝振駒 / 祝振駒:熊巿中的價值陷阱

祝振駒:熊巿中的價值陷阱

過去數年有一半時間以上,奉行價值投資法的基金大部分都跑輸大巿或錄得虧損。相對地,以動力交易(Momentum Trading)或追蹤趨勢(Trend Following)為策略者似乎則獲得較理想回報。

祝振駒 (Raymond Jook)

翺騰投資董事總經理及首席投資總監。曾在不同國際及本地投資銀行硏究部擔任分析師及主管達14年之久,現兼為香港經濟日報「投資理財周刊」及智富雜誌《iMoney》專欄撰文,著有《機構式投資》。

簡單的解釋,前者買價值便宜的股票,甚至愈便宜愈買。後者則追求短線趨勢,愈升愈買。價值投資往往在短線吃虧,但長線看準的話,配合適當催化劑及上升業績,理應是提供最高回報的投資法則。經歷股災或熊巿期間,價值投資往往失效,因為投資者被短期的業績或負面消息主導著情緒,大家都不願吃眼前虧。

基金也往往受回贖壓力及每個月底的回報紀錄左右,而逼不得意而作出較短線的投資策略,個人投資者反而不受約束及有較強的持倉能力,可以作較長線的投資決定而不受短期股巿波幅所左右。中小型股(通常市值少於10 億美元)限於流通量不足,其估值尤其受投資情緒所影響,因為大部份基金都不願意在熊巿中持有缺乏成交的股票,視它們為價值陷阱。

坊間雖然有不少單位數巿盈率而具備雙位數字盈利增長又或對資產有大折讓的小型股(例如工業股或者小型地產股),對一般散戶來說,投資小型股可能風險仍然太大,因為散戶一般都不太知道這些管理層的質素和營運模式。投資流動性低及估值低的小型股,必須抱有長線的時間耐性。就算真的投資,注碼也不能太大,因為大市必須進入牛市,這類公司才會有機會得以被重估。

《機構式投資》已於各大書店有售,網上訂購>>>https://goo.gl/TB98Su

Google Books電子書及試閱版同步上架>>>https://goo.gl/jS8SBT

Share Button
Site Protection is enabled by using WP Site Protector from Exattosof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