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上期【「五窮六絕七翻身」,無意義!】的偉論(https://goo.gl/DeaZWW),你心裡一定係問:「咁即係點呀?」當散戶面對似是而非的資訊,千萬不要信報章、財演,更不要信自己!對擅長程式交易的David Wong(王世楷)而言,他只信數據!以下就是他從近30年數據,得出的「五窮六絕七翻身最新解」:
- 最窮的月份:恒指最常跌的月份並非5、6月,而是8月(7%),過去30年就有17次跌。56.7%即是一半多一點:很奇怪地無論編輯或讀者都單純想知這個百分比,但真的有意義嗎?就算給你一個九成準的策略,也可能累你輸光吧。
- 最富的月份:恒指最常升的月份原來是10月(3%)!你沒有看錯,是所謂傳統的股災月。如果你跟這指標買足30年(10月首日買入,月尾平倉),就可以贏到HK$38萬;但要注意在股災月的Drawdown可以高達HK$39萬。
- 567的關係:如果恒指「五窮」和「六絕」都應驗,而你想博「七翻身」的話,就會輸接近HK$9萬了。
- 最跟足「五窮六絕七翻身」的股票:由2000年5月至2016年7月,首三位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大藍籌;分別是九龍倉集團(0004)(1%)、長和(0001)(71.2%)和恒基地產(0012)(71.2%)
這些統計可以無止境做下去,你總會找到一隻金融產品(如金銀銅鐵錫、所有美股、歐股)極符合「五窮六絕七翻身」的效應;又或者找到一些似是而非的關係,例如在某種情況下,就有八成(甚至十)的機會升或跌了……如果你真的要繼續研究下去,我怕你會走火入魔!找出來的數字也未必有意義,因為你可能墮入過度優化的陷阱(curve fitting)了。
其實,同事一人用MultiCharts軟件下載Yahoo的數據後,只是花了1小時就發現以上「攻略」了。他的編程時間比我寫稿還要快得多!另外,先此聲明,我是不會參考以上「貼士」,更枉說跟著買賣。因為測試統計尚要仔細驗證,以上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