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不能明白一間公司的年報和相關資料,那就放棄罷,它不是你想要的東西。對我而言,業務複雜而產業之間難於取得協同效應的公司,我盡量也不沾手,因為這些公司的運作模式是很難理解的。
中信股份(0267)就是一例,它的P/E 很低,而息率高於3%。它的業務有金融、能源、製造業、工程承包、房地產及其它如汽車銷售和環保等等,市值又大,何等威猛。但可能我不夠專業吧,我真的看不通也看不懂這些業務的協同效應,所以我放棄了。正因為這樣,它的P/B 低於1,正反映投資者對它的不理解。
反過來說,大家樂(0341)也有很多業務,但全是飲食相關的,最少採購及處理肉類、蔬菜、餐具等等都能用中央模式來取得協同效應,員工培訓也較容易。它的P/B 長期高於3,正正反映投資者對它的接受程度。
在香港上市的公用股中,煤氣(0003)的P/E 和P/B 最高,派發的股息最少,但它的市場發展模式卻是我最喜愛的。它的發展循序漸進,壟斷了香港的煤氣市場後,管理層早著先機,到國內發展而衍生出多個和煤氣相關而有協同效應的新能源業務,例如車用和船用液化天然氣加氣站、煤礦、煤基化工、液化天然氣加氣站等等。
現時環球經濟持續改善,對能源有強勁需求,新舊能源價格有增無減。煤氣是間百年老店,但它活力依然,創意無限,值得支持。如環球經濟能持續,它的新能源業務在5 年後可以分拆上市。它的P/E 很高,但其獨特商業模式使高P/E 也變得合理。其派息低於其它公用事業如電能(0006)、中電(0002)和長江基建(1038),但它以每年派10% 紅股的策略來製造複息效應。這效應加上股息和股價每年遞增,使它的財富效應長期跑贏恒指和其它公用事業。我發覺最近因煤氣的業績好,有投行開始從唱淡轉而唱好,這種後知後覺、阿媽是女人的策略,真的值得商榷。
延伸閱讀:《學者股神投資哲學》
網上訂講>>>https://goo.gl/fZnyXD
電子書及試讀>>>https://goo.gl/kdYT8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