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林浩文 / 林浩文:樓市剛性需求仍在!

林浩文:樓市剛性需求仍在!

上回說過97年與現時借貸的風險大不同,今回想向大家探討下最基本的供需問題。近年樓市「剛性」需求大,又有「國內需求」支持,樓市的基本因素及底與97年大不同。

林浩文

擁有近18年的房地產經驗,現為萊坊(Knight Frank)執行董事、估價及諮詢主管,負責監督及帶領綜合估價及按揭估價團隊。同時為多間傳媒撰寫地產專欄文章。

97年時是全民炒樓,當年成交量有140,000宗以上,炒樓氣氛極濃厚,同時一、二手流轉極多,住宅供應亦多,「樓花」亦多,當時没有「一手樓銷售條例」,什麽「排隊黨」及「手套黨」也出現在賣樓人龍中。

雖然近年政府積極「造地亅以增加房屋供應,但自從政府為樓市降溫而推出辣招後,1、2手住宅成交量只有55,000-60,000宗左右,屬極低水平,估計今年亦只60,000-62,000宗。一手主導市場,二手流轉極少。但剛性需求仍在,可以支撐樓市。現時約60-70%是自用買家並以打工為主,其餘是投資者。因「辣招」關係,炒家近年在住宅市場少之又少,他們都已轉投非住宅物業如工厦及停車位。

回想97年時以炒家為主,槓桿比率極高,利息支出高又「資不抵債」,只要樓市轉向,業主大多急於放售物業,容易造成樓價「懸崖式」下跌。相反,20年過去,即便樓市下跌,自住人士也不會輕容出售物業,原因是大部份人在銀行「借得唔多亅及亦會「供得起」。當然心理上唔好過,無人想負資產,但唔會供唔起樓。

Share Button
Site Protection is enabled by using WP Site Protector from Exattosof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