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不少已「入五」的人士都跟理財策劃師林昶恆見面,希望了解未來退休時的人生理財規劃外,不少都會討論到如何利用自己累積財富幫助子女買樓,令他們的人生路可以較順利……很多分析都將這種「成功靠父幹或母幹」的趨勢說成是不可逆轉,更不是本土問題,所以他認為一些有能力和有想法的父母考慮的問題不再是幫還是不幫子女置業,而是「何時幫」和「如何幫」!
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能夠幫助子女成功,但幫助形式一定不是風險交換,即是父母將自己幸福放棄,換來孩子的幸福,幫助應是有借有還形式,子女起碼要有承諾將來會歸還借款或是承擔供養父母生活。香港人遲婚遲生,所以幫了子女後,對自己的影響應是退休時財富是否足夠未來退休階段使用。Alvin認為做任何決定都一定有後果,父母需清楚當付出一筆資金後,將如何影響自己的未來,及分配資金時要考慮餘下金額是否足夠退休生活需要。
Alvin建議父母決定幫子女置業時,要估計餘下累積財富是否夠預算退休開始時計起15年的生活需要,以這年期推算,子女應已成長,財政上管理較好,亦知道要履行責任而照顧父母。
可能有人會說對孩子付出不應期望有回報,但這種想法變成行為和態度,和令孩子清楚接收到的訊息後,最終教導了孩子甚麼理財價值觀呢?!他們又會怎樣教導下一代呢?有承擔的人才懂得管理他的人生;才懂得感恩;才能夠富足人生,這才是父母對孩子最大的祝福!
延伸閱讀:《親子10分鐘——啟動孩子理財力》
電子書試讀:https://goo.gl/eFsb4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