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富足理財 / 林昶恆:安樂退休靠儲蓄,不要寄望社福制度!

林昶恆:安樂退休靠儲蓄,不要寄望社福制度!

林昶恆(Alvin)

獨立的專業理財教練(Money Coach),亦為認可之兒童財商教練,為不同機構推廣理財教育,向公眾灌輸正確理財觀念,著有《親子10分鐘 啟動孩子理財力》。

在成熟的歐美市場,市民交稅後會獲得充足的社福保障,包括退休及失業保障、傷殘入息、住房津貼和醫療等;可惜香港並沒有這類制度。香港社福制度的特色,基本上只會向有需要人士發放金額和提供服務,而這類人士必需要符合入息和資產審查。想在香港達到期望的退休生活?還是要靠自己的儲蓄來應付!以下理財策劃師林昶恆會跟大家探討香港社福制度的情況:

 

  1. 醫療保障:不全面

近年政府積極推銷自願醫保計劃,是希望能夠幫助過往不能買到醫療保險的人士,包括年長或不受保險公司接受投保的人士,可以得到醫療計劃的保障。但保險公司始終是一盤生意,無論怎樣立法,都只會提供較為基本的保障,所以保障涵蓋的層面相信很有限。如果退休後沒有一份全面醫療保障,便有機會動用儲蓄應付醫療支出,長遠影響生活質素。

 

  1. 全民退保:難實行

全民退保,源於周永新教授在2014年時提出的「人人有份退休金」建議,但發展到後期,政府就提出另一個類似加強版的綜援計劃,相信未來會取用後者的機會較大。對一般人士來說,特別是沒有工作的四成人口,還是要靠自己去應付退休生活,沒有儲蓄,退休生活定要緊縮。

 

  1. 居住保障:無錢免談

香港近年推出眾多長者屋計劃,包括「天倫樂優先配屋計劃」、「共享頤年優先配屋計劃」和「高齡單身人士優先配屋計劃」;而2016年推出的只租不賣「富貴長者屋」最初反應不佳,後經轉為短期租約,調低短租單位租金,並免除所有短租及長租住戶每月管理費、服務費及差餉後,終於獲市場接受。但觀察這些計劃,似乎能夠有能力居住長者屋的,本身財政上亦需要非常充裕,如果沒有能力而希望由政府安排公屋作養老的話,要有心理準備需要排長龍。

Share Button
Site Protection is enabled by using WP Site Protector from Exattosof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