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l Computer的創辦人戴爾(Michael Dell)未滿19歲便開展自己組裝電腦的直銷業務;蓋茨創辦微軟的時候也只是19歲;朱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創立Facebook的時候,也未滿20歲;喬布斯創立蘋果電腦的時候是20歲;楊致遠創立Yahoo時是25歲;Google兩個聯合創辦人Larry Page和Sergey Brin,在1998年創立Google的時候,也是只有25歲。這些科技界的企業家,都是25歲或之前便創立了自己的公司,難道創業是年青人的世界?
年青創業 有時間有激情
PayPal的共同創辦人Peter Thiel甚至認為高等教育是泡沫,勸人輟學去創業。他成立了一個創業獎學金,挑選了20個20歲以下的優秀學生,給他們十萬美元,叫他們休學兩年去創業。
年輕人創業的確有幾個優點,第一是機會成本低,家庭負擔普遍不太重。第二是有足夠時間讓他們試錯。第三是有激情與勇氣,這在強調創新的科技業尤其重要,因此很多科技界的成功創業家,都是20多歲,甚至未夠20歲的年青人。
雖然社會把這些還沒有工作經驗的小朋友捧上天,但大學畢業未有工作經驗的年青人,甚至大學還未畢業的學生,成功創業的個案非常少,其實比任何年齡層都要低。因此,我建議大學畢業生,應先去打兩三年工,累積了一定工作經驗才去創業,成功率一定會更高。
35歲創業成功率高
從網上搜尋到一些資料,說哈佛曾經有個研究,發現35歲創業的成功率最高。
35歲的時候,一般上班族已經有了小成,有一定的資金累積,可以捱過創業初期收入減少的挑戰,而且他們已經有管理經驗,對於企業成長到一定規模後的管理,也比較得心應手。
最重要的是他們仍然年青,即使創業數年後無法捱下去而要重返職場,仍是打工的黃金時間,不愁沒有工作。創業網站The Founder Institute的研究也指出,40歲以下的企業家,年紀愈大的,創業成績愈優越。但40歲以後,年齡和企業的成功就沒有明顯關係,即是40歲是創業的高峰年齡,之後的表現就比較平穩。該研究指出年紀較大的企業家,因為做過一些較複雜的項目例如買屋和養家,思想較慎密,而且工作經驗和技能較成熟,所以創業的成功率也較高。
高齡創業 也有優勢
我發現,成熟組的企業創辦人也不少,麥當勞兄弟創立快餐店的時候,分別為31和38歲,但Ray Kroc加入麥當勞並以特許經營模式壯大業務時,已經53歲了; KFC創辦人桑德斯,也是62歲才成功創立這家炸雞快餐店。
我創業的時候,剛剛好46歲,已經是高齡創業,我認為「高齡創業」還是有一定的優勢。正正由於只許成功,可以選擇的行業不多,只有向自己最熟悉的行業、即打工時候身處的行業埋手,成功機會反而更高。
累積的資源除了金錢和人脈外,還可以包括個人的特質,例如誠信。如果在行內已經建立了一定的誠信形象,對於業務有很大幫助,人家是否願意支持一家初創企業,誠信起了很大的作用。
中年創業成功率雖然更高,只是踏入中年後,很難放棄一份已經不錯的收入,願意創業的人不多,才形成個假象,以為年青人創業的成功機會較高。
延伸閱讀:《商贏》 曾錦強 著
電子書試讀:https://goo.gl/AHtQ4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