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初,我曾經想買商舖,那是在尖沙咀厚福街的位置,當時售價約$600 萬元。經紀向我推介這個商舖時,當時厚福街仍較雜亂無章,但經紀說厚福街早晚會變為食肆街,前景不錯,而且一個月可以收租金$6,000,所以回報是不錯的。不過最後由於銀行衡量過我的財務風險後,沒有批出按揭,所以我就沒有買了。
現在那條街果真成為了食肆林立的所在地,該商舖也價值過億元了,這些就是有潛質的地段,所以要買商舖,也看你有沒有比人早一點意識到商舖潛質的眼光,才可以在低價物色有潛質的地方。
不過你也需要留意,投資商舖是非常高風險。巿面上有不少商舖都給賣散了,即每個舖位都賣了給不同的小業主,所以一個商場入面,有很多個小業主,而這些小業主又將舖位租給不同人士,每個舖位都可能經營截然不同的生意,每個小業主都控制不到隔鄰的店舖是做甚麼生意的……結果整個商場容易變得雜亂無章、沒有主題。
舉個例,中環是高貴的地方,很多商場如置地廣場及歷山大廈等,都是很高級的,但唯獨環球商場是看來很低級。原因是這個商場是賣散了給不同業主,沒有中央集中管理,變成沒有主題,結果吸引了不少外藉僱傭進駐,令商場變得低檔。所以投資商舖時,便要考慮這個問題。
是不是賣散了的商場都沒有投資價值呢?不是的,旺角先達廣場就是成功例子。這個廣場是賣散了,但我相信這個商場是有人集中管理的,是有人把商場變得有組織的,所以這個廣場才可以變身為一個專買手機的專門廣場,這正是能夠吸引人流之處。
最後也說說地舖。投資者要知道,地舖在夏天的生意會差一點,因為天氣太熱,沒有人有心走在街上閒逛,都寧願躲入大商場,所以地舖隨著大商場愈來愈多,競爭愈見激烈,長期來說是會輸給大商場。地舖的本質就如賣散了的商場,同樣難以控制隔鄰的店舖是經營甚麼,難以吸引人流,所以投資地舖是很考投資者眼光的。
「WealtHub睿富」將與曾博士將於2月8日合辦【邁向富足自由‧投資課程】,除會介紹「曾氏通道」及「2天19天平均線」兩大獨門技術外,更會講解如何善用基本分析及事件推理法,精選各類優質股,助大家有規劃地步向「財務自由」的富足生活!立即報名:http://bit.ly/2FCy6n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