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曾淵滄 / 曾淵滄:克服「見財化水」心理

曾淵滄:克服「見財化水」心理

我不是專業的股票經紀或分析員,因此沒有能力像其他專家一樣,每天介紹一隻股給讀者們,我只在比較有空時才有時間翻翻資料,分析一下不同股票的走勢,然後向讀者們介紹。

曾淵滄

畢業於南洋大學數學系,後考取了英國蘭卡士特大學的運 籌學碩士學位和曼徹斯特大學管理科學博士學位。出版著作包括:《富足自由人》系列1-4。

1999年6月某一天,我在報章專欄向讀者們介紹了馬鞍山鋼鐵(0323),指其出現走勢上的大突破,可以追入。文章發表後的第三個交易日,我獲香港電台之邀現場回答聽眾的問題,其中有位女士說她已於文章發表那一天依照我的介紹買入馬鋼,我正想恭喜她(股價已升),但我還沒開口,她已問我是不是該賣掉。

我想了一下,我一輩子買股票都沒有試過三天內賣掉。這位女士三天就想賣掉。我問她為甚麼要賣?她的回答是︰「升得這麼多了,還不賣?」反過來教訓我一頓。

我再問︰「升了就得賣?」她的回答是︰「我很怕。」我問:「怕甚麼?」她回答:「怕不再升,回跌了,到了手的利潤會失去。」結果,我用了足足兩分鐘向她講大道理,勸她不好只想賺一粒糖。如果散戶永遠不願意改變只想賺一粒糖的投資態度,他們永遠會是股市投資的最後輸家。

買股票要能賺多一些錢,一定得學習克服心理陷阱。否則,就永遠只能停留在「贏粒糖」的水平。第一種心理陷阱是在整個大市仍然不很明朗時,自己買中一隻能升值股票後,很擔心見財化水,心中老是有一種「袋袋平安」,套利沽貨的壓力。

第二種心理陷阱是︰沽貨後,該股股價沒有出現大跌,使自己有「理由」再買回。如果沽後股價不跌反升,更不會追貨,最後只有眼巴巴地看著股價上升再上升。香港不知有多少人買過滙控(0005)、國壽(2628)、交行(3328)、港交所(0388)及中石油(0857)等的股票而太早套利,到今天還在後悔。

在一個晚宴上,一位自稱天天看我專欄的讀者前來問我:「地鐵(0066)還可以買嗎?」我回答:「我不是已在專欄上介紹過嗎?」她的回答是:「我第一次看到你推介時,股價不動,我以為不準;第二次再看到你介紹時,股價已大升,不知道該不該追買?」

我相信這是許多散戶的通病─到處問人要「號碼」、讀報、聽收音機……非常勤力地尋找投資目標或投機機會,但又往往三心兩意。初次讀了介紹文章後,先看看股價是不是真的上升,不上升就不敢買,升得太快也不敢買,一直到再過數天,股價已升了一個幅度之後,再留意報章有沒有有關這隻股票的推薦文章,聽收音機有沒有同樣的推薦……而這些推薦文章與收音機內的專家最好以「看目標價多少」來形容這隻股,然後散戶們就比較一下,得出原來此股還可以再升10% 的結論,於是入市買股。

一隻再好的股,若經過許多專家先後推薦之後,股價早已升至短期內隨時調整的地步。如果這些散戶買股的目的是長期投資的話,買貴一些還無所謂;但是,更多散戶只是把買股票當成投機活動,高價追入,一入就調整,套牢了。終日茶飯不思,天天打電話到電台請救兵,希望財經名嘴能打救他們。

股票投資的方法很多,我不敢說我的長期投資是最好,但至少我已用事實證明:長期投資的回報驚人。

Share Button
Site Protection is enabled by using WP Site Protector from Exattosof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