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一直以來都比較吹捧短線投資,亦會涉獵不同的衍生工具及槓桿投資,而在北美市場中,也有不少短線、投機性的投資者,但大多為有經驗及投資知識的投資者,特別是一些投機性的買賣,大多都有不同數據或重要消息的支持。特別在美國,投資者大多依賴基本分析,但反觀中國或其他亞洲市場比較忽略相關知識,很多人甚至認為基本分析對股價變動沒有太多影響。
我們當然不認同,因為股票的中長線回報總是依靠公司基本因素,如果公司每年都有盈利增長,甚至是多賺,理論上應該會在其股價反映。市場的投資文化也有其他差別,例如美國有一個「狗股理論」(The Dogs of the Dow)的說法,當中的投資概念是留意股票的基本因素如股息率,從而制定投資策略。由此可以反映美國投資者對股票基本因素的重視程度,而大眾投資者,也更加接納基本分析在投資中的應用,對不同的投資術語或方法都不感陌生。反觀亞洲如香港等市場,很多人都以為自己對股市十分了解,但其實組合的分配或投資的部署,都會聽取市場上的小道消息或新聞去做決定。
兩個市場的投資者有不同的投資文化及知識,主要因為美國市場的發展較為成熟,亦較早起步,所以我們投資美國時必先做好基本分析,再選擇投資的股票及板塊。例如我們可以從不同報表中分析公司的狀況,然後用估值模型去計算股票的合理價值,最後才以技術分析去決定買賣的部署。
電子書試讀:https://goo.gl/9GyV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