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以中海宏洋(00081.HK)作為例子,簡單地介紹了供股的細節,接下來數周將繼續以供股為主題,講述供股的用途及相關的注意事項,讓大家遇到供股時仍能處變不驚。說到供乾,這裡選擇了美加醫學(00876.HK)作為例子向大家進行解說。
近年的美加醫學可說是易手頻頻,最印象深刻的是2014-15年期間,溫家瓏入主,當年曾炒高二十倍,十分驚人。今天無意重溫舊夢,只想帶出今天的美加醫學已輾轉落入佳兆業集團(01638.HK)的手上。佳兆業是一家大型綜合地產企業,主要從事物業發展、物業投資等業務,現時市值約280億元。多說一點背景,佳兆業進入美加醫學的時間為2016年10月,其後不斷增持至約21%。而是次的供股正是由佳兆業主導的,目的就是要收乾美加醫學的股份。
我們先看看最近7月份供股通告內的細節。開首就顯示了這是一份聯合公佈,由佳兆業作為包銷商,進行三供一的供股。供股價為$0.4,較上日收市價$0.315溢價約21.25%。假設無其他合資格股東進行供股,佳兆業將能得到約47%股權。通告內顯示是次供股用途是收購一間海外牙科技術公司,及購置土地以便用作義齒業務興建製造廠。
成為供股包銷商即是代表若沒有其他股東願意供股,包銷商將會承接所有的供股股份。而今次由佳兆業作為包銷商,反映佳兆業希望通過供股增加美加醫學的控股權,道理十分顯淺易明。而當中溢價供股更是一個務求要收乾股權的重要條件。原因是如投資者要買入該股,市價買入遠較供股價便宜,所以溢價供股較不能吸引一般投資者進行供股。這亦意味著佳兆業更能確保得到美加醫學的控股權。
以上的解說只是供股通告公布後的分析,股價實際會如何變化,則必須配合供股通告內的數個日子。供股很多時都會需要股東大會通過,如有的話,先要留意供股是否能夠獲通過,否則,後面的故事全部免提。若分析結果認為是供乾的話,主要是看「按除權基準買賣股份之首日」〈除權日〉—9月6日及「公布結果日」—10月16日。
首先是除權日,簡單說就是選擇供與不供的分界線,若選擇不供的話,便要盡早離場。通常供乾的話,除權日以後的股價都會被壓制在供股價附近,以便進一步確保股份能收為己用。其次是公布結果的日子,是否能夠收乾,這日所發出的通告將最能夠展現一切,股權分佈將會清楚交代。當然,是次美加醫學的供股最後的結果便是收乾,佳兆業及一致行動人士得到47.28%的股權。
至於美加醫學現時是否值得持有?首先,收乾並不一定要炒上,兩者沒有因果關係。其次,炒股票主要炒概念,美加醫學有兩個主要誘因能使其炒上,一、佳兆業的背景;二、國內醫療行業的蓬勃發展。再者,現價與供股價接近,有位可守,前景暫時仍屬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