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捕風 / 捕風:股市都有DQ熱潮?

捕風:股市都有DQ熱潮?

捕風

新晉財經專欄作家,以財技結合盤路炒作成一派系。文章見於《都市日報》、《華富財經》及《港股策略王》。

一連三個星期在本欄介紹配股的文章,其實尚未完結,仍有關於「代價發行」、「配售可換股債券」等配售將會另作介紹。不過今天想特別額外談談近期的DQ。潮流興DQ,不過關於政治方面的DQ,筆者 無意在此談及,今天想談的是股票市場內的DQ。

近月以來,聯交所直接以紅牌趕出場的股票有中國生物資源(08129.HK)、華多利(01139.HK);而上星期再有另一隻主板的股票被DQ,即亞洲煤業(00835.HK)。此股被DQ的不同之處在於,他們可以選擇「根據上市規則第2B.06(1)條申請將該決定提交上市委員會進行覆核」,但他們決定選擇不要。換句話說,亞洲煤業自己心知肚明公司內部的惡劣情況。

筆者想集中討論的並不是亞洲煤業的問題,反正他們病入膏肓,很有自知之名地了此殘生;反而想特別帶出的是,三家上市公司共同被聯交所DQ的原因。

由於有兩隻是主板股票,另一隻是創業板股票,相關條例編號會有所不同,主板是13.24條;創業板是17.26條,但內容一致,即「未能按上市規則之規定維持足夠的業務運作或資產以令股份得以繼續上市」。意思是公司須有足夠的業務運作或擁有相當價值的有形或無形資產,才能繼續維持其上市地位。簡單點說,就是業務差、資產少。翻查三間公司的最近年報發現,三間公司的年收益也就數百萬至千萬左右,而流動及非流動資產大約是三、四千萬左右。如果三間公司以現時狀況申請上市的話,連基本的盈利測試亦不能達標,被DQ可算是合情合理。

亞洲煤業公佈「聯交所通知暫停本公司股份買賣並將本公司列入除牌程序第一階段」後,與另外兩家公司無一例外地,股價出現急跌;但不同之處是,他們自知「覆桌」並不可能,倒不如離開前「cap多次水」,所以,於正式停牌前三個交易日,由最低$0.026,最多炒高近五倍至$0.119。

這會否成為一些被DQ股的常態呢?暫時仍不得而知。不過,與其捕捉這些臨死前「迴光反照」的股票,不如實實在在的投資一些前景較明朗的股票來得穩妥。最後要提一點,如果大家沒有觀看財報、年報習慣的話,不如即時開始仔細閱讀,最起碼能了解清楚自己身上持股的本質,於任何角度而言皆是好事!

Share Button
Site Protection is enabled by using WP Site Protector from Exattosof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