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股,由此始終也不是以散戶利益為依歸的行動,因為無論上市公司的意圖為何,要錢也好、增加股權也罷,有貨的散戶不論選擇供還是不供,也是處於一個被動的位置,要不就「被接受」股權的攤薄、要不就接受供股的決定,從荷包拿錢出來,是一場「公就你贏,字就我輸」的遊戲,從來沒有公平可言。所以大家手上有某些股票不幸地進行供股,那你只能兩害之中取其輕,可以忍痛成一快,早早了斷,亦可以繼續進行長期抗爭,直至有一日股價終於被反映出來。
至於本文要提及的股票,是一隻短時間內供完再供的股票─—中國泛海金融(00952.HK)(下稱中泛),股份近期再度供股,是好是壞,我們一起看看。
2017年12月18日,中泛宣布進行3供8的供股,供股價與早前5月的供股一樣是$1.1。除了供股比例有些微差別之外,基本上兩次供股的內容也是大同小異,連需要進行供股的原因也是接近,如發展及擴展其證券經紀業務、發展結構性融資業務等,會否兩次的供股後都出現類似的結果呢?
我們先回顧一下去年5月的供股,供股前後的股價並沒有太大幅度的變動,基本上也是維持在$1至$1.2的水平。而5月的供股主要的目的是要供大自身公司的市值,基本上是由大股東通過供股將資金注入中泛之中。面對近期的供股,各項細節基本上與5月的無異,很大程度又是另一次供大市值的行動。
再仔細看看是次進行供股的原因。當中提到「董事會相信,本集團須保持增長勢頭,藉此在目前達成的基礎上茁壯發展,樹立香港主要投資銀行的形象」、「完成後,本集團的股本基數將與香港的主要中資投資銀行更為一致,令本集團晉升為該市場界別的進取型競爭者」,這可能是一個啟示,用以說明中泛的目標是甚麼。
我們集中看看香港主要的中資投行,如廣發証劵(01776.HK)、中信証券(06030.HK)、海通證劵(06837.HK)等,基本都是過千億市值;另外如中金公司(03908.HK)、招商證券(06099.HK)等也是超過500億市值,以中泛現時僅有70億市值而言,的確是小巫見大巫。而當是次供股完成後,中泛會大概變成200至300億市值的投行,與其本身目標一致,亦可側面看出今次供股對中泛晉身為香港主要中資投行之路具相當的重要性。
特別需要留意的是中泛的股價長期被壓制在$1至$1.2的水平,當供股完成後,以及相關業績有所反映之時,中泛的股價將能進一步提升,其市值亦不會滿足於200至300億之流。入手時機方面,則視乎大家是否希望跟供,若不跟供的話,建議於除權後,即1月26日以後方進場為宜。另外,大家亦不妨留意2月8日至15日的供股權買賣情況,上次供股權被死死的壓在$0.01的狀況,今次相信亦會類近。供股期內股價可能仍會被壓制,不過筆者相信供股完成後會是另一個故事。
*筆者沒持有中國泛海金融股份。
想更好掌握盤路分析,預測買賣雙方下一步棋子,搭上倍升股順風車,歡迎到天窗網上書店購買捕風新作《財技X盤路 倍升股全攻略》:http://bit.ly/2kSLhIk (電子書試讀:http://bit.ly/2pnu9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