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龍
於江恩理論、技術分析及宏觀經濟有獨特的分析及研究。擅長於計算大市的轉勢日。設有人氣Facebook專頁「小龍江恩研究社」及IMoney專欄「贏在轉勢」。
投資界有兩句說話殺傷力最大,其中一句是「This Time is different」(這一次不同)。最近不少人將97年跟今年樓市比較,但很多專家都指「這一次跟97年不同」,然而,小龍江恩研究社創辦人「小龍」對2018年樓市不甚樂觀。
很多樓市分析都會以成交量、供應量及市場利率為分析依據,但是過去幾次香港樓市下跌觸發點都不是以上的基本因素。過去幾次利率上升,包括1994至1995年、1999年至2000年,及2004年至2006年的加息周期,亦不是觸發樓市下調的主要成因,而是突然而來的外圍經濟下挫或事件而引發,包括: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2003年沙士、2008年金融海嘯等。
自2009年美國量化寬鬆開始,市場變成「低利率、低回報」年代,如此誘因令到場或散戶都開始「借平錢」去投資樓市、股市及債市,並開始忘記風險及基本因素。如歐豬四國的債券由高峰期的7至8厘,上年平均只是1至2里,但當地經濟下行或風險未完全解決,如意大利銀行危機等。回看美債,美國不論10年或30年的債券都行了一個對稱的35年周期,而自1981年到2016年開始,10年美國債券走了一個35年的牛市,若我們由頂部畫下一條下降軌,會發現35年未升穿過它,如未來美債升穿2.6厘,就可能觸發美債利息急升,從而引發一場大型去槓桿或金融危機。
利用江恩理論分析香港樓市的周期,便會發現香港樓市以6年為周期,如1997(頂)、2003年(底)、2009年(底)及2015年(頂)。而當中每3年分割,則可見2000年(頂)、2006年(頂)及2012年(小幅回調)。那下一個循環是2018年,並很可能出現低點。如恆生指數今年真如小龍去年所述「2017年是牛市」,那股樓齊跌的情況就可能在2018年發生。
中原指數由1997年10月高位102點下跌3成,只用了3個月時間,下跌一半用了一年。凱因斯(John Maynard Keynes)曾說投資者樂觀時會建築「空中樓閣」(Castle-in-the-Air),並會預期能夠以更高的價格脫手「比傻」理論 (Greater-Fool Theory)」。但願「This Time is different」(這一次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