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過去其實不乏網上支付的方式,但整體購物體驗一直叫人氣餒,而內地的網上支付和手機支付,卻幾乎是領先全球。香港的e-commerce發展如何才能夠蓬勃?很可能在手機時代得以「衝破幡帳」。
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等平台早已滲透全國各地零售點,消費者只需要使用手機app,透過QR code,便可在零售點完成支付。當iOS的指模認證支援第三方後,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等平台,隨即開啟指模認證的支付功能。這個步驟絕對比傳統的信用卡簽帳或EPS密碼式支付方式快捷。
港人熟知如淘寶網一類的網上購物平台固然是網上支付的戰場,很多不同範疇的消費項目,如內地人吃完飯夾錢、家人朋友間跨銀行的轉帳、小商店買賣、便利店買賣、的士、紅包利是、捐款、甚至投資等,全部都可以用支付寶或微信支付方式,這些都已經徹底運用了網上支付。
這種趨勢讓零售商了解到整合線上電子商務與線下實體門市銷售的重要性,甚至利用「O2O」及「Omni Channel」為產品或服務增值,提高touch points的互動性之餘,也可以透過數據掌握消費者的喜好。
戶外廣告及互聯網廣告的整合,未來會進一步推動更多電商的機會。投放網上廣告的好處是大數據主導,也可以利用「實時競價」和「指定目標用戶」購買廣告。Programmatic advertising 以「目標用戶」為中心,只要直接透過訂立的條件,便可以鎖定適合的群組。這種廣告形式可以做到個人化、自動化及控制投放量,再結合digital戶外廣告科技和電子錢包的技術,顧客可以直接從廣告購物。數年前韓國超級市場Home plus利用地鐵廣告板的創意及QR code,配合手機電商,製造十分成功的銷售成績。
地球上兩大smartphone平台推出的Apple Pay和Android Pay系統,使用了植入手機或sim card的NFC(近場通訊,即非接觸式傳訊技術)技術支付方式,這也證明這類手機代替八達通的支付方式,甚具發展潛能。而Apple Pay配合iPhone的指模認證,幾乎將保安認證煩瑣手續減到最低,金管局接受香港推出這種模式的支付系統,勢將推進手機支付的發展。很多分析都指出,手機支付的最大用途並非取代八達通卡,而是促成網上支付的新方式。
想了解更多吳博林的Digital Marketing觀點,歡迎到天窗網上書店購買其著作《廣告101——引爆Digital Marketing》:https://goo.gl/eFa3c9(電子書試讀:https://goo.gl/RctS7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