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企管智慧 / 【CEO教路】劣勢要知足

【CEO教路】劣勢要知足

「Be Thankful, Be Grateful, No Hatred.」

這是一句我寫在facebook 上的座右銘,提醒自己要「常稱謝、多感恩、不抱怨」無論在什麼境況,做人都要知足,這樣才是正確的人生態度。

現為四間上市公司高層的陳振康(Thomas),不時安排早餐會鼓勵八十後、九十後,為他們注入「上流」動力、分享成功經驗;繼出版心靈勵志暢銷書《上流力1、2》談「脫宅」及拉闊人脈,其新著《上流力3──CEO能變就掌局》就分享「靈活走位」之道。

 

抱有「凡事謝恩」態度的人,反應通常較冷靜,可能會想:「還手不行,不還手也不行,不如畀佢打埋右臉」,對方冷不防你有這一着,轉念一想,發覺原來是自己的錯,然後反過來跟你道歉也說不定。

 

常稱謝Be Thankful

 

十年前,受亞洲金融風暴影響,我的身家暴跌,淪為負資產。當時我很沮喪,原本以為今世無憂,怎料一下子打回原形,心裏很不好受。唯一幸運的,就是我仍然保住份工,基本生活照舊,開飯不成問題。我唯有用盡這「優勢」,經常對自己和對身邊的人說:「我覺得我的生活很富足,你看,我家住黃埔花園,雖然是負資產,總算有地方住;每天早餐12元,午餐如非公務,到飯堂消費32 元,晚餐奢侈一點,50 元一定搞掂。另外衣服基本上幾套西裝、有恤衫替換,加上學聲樂的學費,每個月的人工維持基本生活,綽綽有餘。」

 

我不但嘴巴這樣說,心裏也真的這樣想,因此,我常有「搵錢使唔晒」的感覺,生活輕鬆自在。之前因身家暴跌而產生的負面情緒,很快一掃而空。

 

多感恩Be Grateful

 

十年後的今天,隨着經濟環境好轉,加上上次的教訓,在今次金融海嘯我的損失有限,保本之外,還有點盈餘。很多朋友都覺得,以我今日的職位和收入,應該可以搬到更好的地方去居住。一個「住在黃埔花園的上市公司主席」,無論如何也有點說不過去。可是,到今天為止,我仍然「鍾情」於舊居,仍然未「移情別戀」,要搬到半山或赤柱去居住。

 

我暫時不考慮搬新居,不是能力問題,也不是為了念舊,而是我不想失去那份「好富足」的感覺,也不想因此而慢慢忘掉「感恩的心」。繼續住在黃埔花園,保持現在的生活方式,我會因收入「使唔晒」而額外感恩;假如搬上半山,一闊三大,會覺得多多錢都「唔夠使」,要不停追逐,最後變成金錢的奴僕,這樣豈非得不償失?

 

人心無厭足,得一會想二,保持簡樸生活,不被虛榮蒙蔽,這樣的生活才會令人感到安逸,才享受到真正的富足。

 

不抱怨No Hatred

 

我見過很多人事無大小都會抱怨。「社會不公平、官商勾結、害小市民買唔到樓」;「老闆無眼光、成日針對我、唔擦鞋當然受罪」;「老公唔顧家,成日走去玩,唔知有無包二奶,我真係懷疑佢。」經常說這些抱怨的話和抱有負面想法,自己不開心,身邊的人又受罪,何苦?人生充滿問題,有問題當然要處理。但若只顧抱怨,你的心智會被很多「負能量」蒙蔽,就算解決問題的良機就在前面,你都會錯失。

 

就像我認識的一位鋼琴老師,他的琴技不錯,以前也有點名氣,但就是終日愛說一些負面的說話。每次跟他在一起,連我這個對古典音樂發燒的人也感到非常沒趣。聽說那位鋼琴老師的學生愈來愈少,很快要提早退休。他的處境不濟,相信是被他的一句「口頭禪」所害:「教琴就好似坐監,日日等學生來,彈一些很難聽的音樂來懲罰你!」可以想像,跟他學琴也是活受罪,結果兩敗俱傷,無人得益。他喜歡「凡事抱怨」,就由他繼續坐監吧!

延伸閱讀:《上流力-CEO的「脫宅」成才方程式》陳振康著

電子書試讀:https://goo.gl/DDvwaq

 

Thank you card

Share Button
Site Protection is enabled by using WP Site Protector from Exattosof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