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很多時都會運用技術分析協助進行投資決定,投資專家譚朗蔚卻指出,有三類資產是不適宜借助技術分析來交易,又或者要小心應用!

(1) 互惠基金
本身是一個投資組合而非單一證券,裡面包含幾十項甚至上百項股票、債券和商品,每項都擁有能左右其價格的一籃子基本和技術因素,它們多是各自運行,不可能 一致向好或向淡。而且由於基金的操盤手會隨著市況調整組合,增持或者減持個別的組成項目,它們於不同時期都有不同比重。

因此,除非你可以肯定基金的組成項目和相互比重於你觀察期間維持不變,否則你利用技術分析來預測基金價格的走勢都是枉然的。技術分析最多只能夠應用於一些 被動式管理基金,亦即是指數追蹤基金,例如是盈富基金(2800)等,而且只能應用於指數成分股和比重不變的一段時間,亦即是兩次指數成分股調整(俗稱 「換碼」)的日期之間。

(2) 衍生工具
因為輪證的價格是由發行商負責提供,因此我們不難發現輪證於好多種情況下都會出現錯價,更甚是被人「屈價」。例如於相關資產的價格急升或急跌時,發行商不 會積極開價,甚至會透過縮引伸波幅來故意壓價。此外,發行商又會從窩輪的價格中自行扣除一定的時間值,而所扣除的幅度於即將到期的窩輪(俗稱「末日輪」) 尤為明顯。

問題也有是來自投資者的,就例如有的輪證的交投量萎縮,發行商不開價,便造成了買入和賣出的價差擴闊至多於一個價位。這時,有些無耐性而又急於買貨的人會 主動調高幾個價位直接買入,反之亦然,造成價格的不必要波動。以上的種種因素都會於相關資產的價格無變動時左右到輪證的價格。因此,我們寧可把技術分析應 用到相關資產的價格,都不會應用於衍生工具的價格之上。

(3) 莊家股
莊家股泛指一切玩財技玩到識飛,根本是無業務和無盈利,只是沉迷於簽署備忘錄但是永遠只聞樓梯響的細價股。它們大玩拆股、配股、合股和供股等財技,還把股價向下炒。因此,不能夠利用常理來分析股價的走勢,只可就成交量分析。因為股價一旦起動,成交一定會大幅飆升。

若要掌握技術分析致勝的招數,譚朗蔚最新著作《技勝一籌》絕對不能錯過!立刻到天窗網上書店購買,即享免運費優惠: http://goo.gl/JZPe8u

======================================
想知道更多投資智慧,立刻like「WealtHub 睿富」專頁,打開致富大門!

Share Button
Site Protection is enabled by using WP Site Protector from Exattosof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