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銀行水浸緣故,今年稅務貸款利率創歷年新低,再加上大量廣告及傳媒報導夾擊下,不少朋友都蠢蠢欲動,打算申請這些低息貸款進行投資套戥,以賺取息差。認可財務策劃師黎家良便提醒大家「停一停、諗一諗」,考慮清楚以下3方面,然後妥善計劃投資目標,以免最終得不償失:
1) 以貸款資金炒賣股票
過去有很多朋友借錢炒股票,認為找些藍籌股票低買高賣便可,但很多投資者往往在貸款獲得批核後,才按貸款金額計劃買股票。由於貸款在貸款放款之日開始計 息,越遲入市代表白白損失利息,所以投資者會傾向心急入市,未必能等待較低價位入市,能否低買高賣頓成疑問。年內波動超過30%的指數成份股比比皆是,投 資失誤後果可以很嚴重,所以行動前宜三思。
2) 用短期貸款支持長期投資
市面上有很多投資項目入場費只需數十萬元起,海外物業、車位、債券、儲蓄保險等年回報都比稅貸利率高,感覺比炒賣股票更「穩陣」,但是這些項目一般的投資 年期甚長,而還款期在兩年內的稅務貸款才能享較優惠利率。換言之,投資者每兩年便要找新的貸款融資。新貸款能否批出相同金額?兩年後新借利率會否大幅增 加?這都是一些不確定的因素。如因貸款不靈以致被迫以不理想價格變現投資,便可能因此失去預算。
3. 信貸報告(TU)與按揭壓力測試
所有稅務貸款申請、放款及還款資訊均會錄入環聯的信貸資料庫內,以供其他金融機構參閱申請人的財務情況。按現行金管局按揭壓力測試規定,稅務貸款的每月供 款均需納入壓力測試計算,由於稅貸年期短,每月供款佔收入比例肯定不低,如無法清還,壓力測試肯定不能過關。任何貸款當然可以提前清還,但提前清還的手續 費往往相當可觀,低息貸款計入手續費後頓成高息貸款。如果你計劃在短期內買樓、轉按或加按物業,稅貸便不會是你的好選擇。
建議大家在申請貸款前計劃清楚,切忌因為利率很低便衝去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