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投資銀行的工作,賺取豐厚收入,相信是很多畢業生的夢想。究竟ibanker 的工作日程是怎樣的? 瑞信亞洲區首席經濟分析師陶冬與讀者分享他的投行生涯,的確是苦作樂時苦亦樂。
陶冬,瑞信董事總經理、亞洲區首席經濟分析師,曾就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及2004年中國宏觀調控等問題作出前瞻性分析和預警,著有《經勢轉捩點》等暢銷作品。 |
外人眼中的投行生活,一定是光鮮亮麗的。是的,加入我們這個行當,吃香的,喝辣的;出門就是五星級酒店、頭等艙。可是,做投行夢的那些年輕人,他們並沒有看到這些光彩背後的艱辛,對於許多人來說,甚至是淚水。
以我為例吧:
7:30am : 早會,早會前要準備前一天晚上歐美的市場情況;
8:00am: 吃早餐時,可以消化幾份報紙;
9:00am: 和客戶打一些電話;
10:00am: 陸陸續續各種會議,內部的、客戶的。
12:00pm: 各種飯局。沒有飯局,就把飯盒搬到電腦前繼續工作;
2:30pm: 倫敦市場開始運作,又是一輪「早會」;
3:00pm: 和媒體打交道;
4:00pm: 終於可以擁有屬於自己的一段時間,靜下心來,做一些研究,讀一些東西。
7:30pm: 紐約市場的一天開始,再一輪「早會」。當別人開始回家、吃飯、休息,我的工作的另一個高潮才剛剛開始。
比起這種緊張而繁瑣的辦公室生活,出差的日子更加辛苦。或者到歐美見客戶,或者在亞洲各國巡迴搜集材料,和企業客戶見面。白天開會,晚上飛行,夜晚九點多從機場出來,到酒店已經十點。
進入酒店房間的第一件事情,是打開電腦,迎接湧來的數百份甚至是過千份電郵。電郵中大部分可以即時刪除,部分可以轉交同事處理,但其中5%需要自己處理,那就是幾個小時的工作。
這一天見得到你的客戶知道你在出差,見不到你的客戶都以為你在公司。所有的客戶都認為自己是上帝,所有的客戶都認為自己的要求應該在第一時間得到滿足。關掉電腦,往往已是凌晨一兩點。
第二天早上七點半,繼續開始。最多的時候,我在外面一天可以安排九個會議。每小時一個,加上會與會之間的車程。有時候,我一天中需要面對一個早餐會、兩個午餐會、兩個晚餐會。餐會對於客戶來說是邊吃邊聽的,而我的嘴巴則只是用來講的。當別人吃完了,我只能看著一堆剩下的空空的碗碟。此刻,通常已經有人替我打包一份食物,讓我帶到車上去吃。如果能在下一個活動前吃完這一份食物,我會很開心,因為許多時候,我需要利用在車裡的時間開電話會議。
在投資銀行,幾乎所有人的生活模式都是不健康的,包括我自己。精神緊張,運動不夠,時間顛倒。就像一根蠟燭,兩頭點著,中間還被烤著。這個大環境可能暫時誰也改變不了,但是儘管如此,我仍試圖在辛苦中尋覓生活的快樂。
旅途中做運動是很難的,因為我沒時間等我的運動鞋──哪怕去美國15天,我的行程也緊密到一下飛機,立刻有車來接,下一個會30分鐘後開始,根本沒有等行李的時間。但我依然努力找出時間打坐,還試過在客房中打太極。
美食和文字都是我的最愛。旅途中我一有機會,就鑽進大街小巷嘗試不同地域和風格的美味,犒賞自己的舌尖。飛行的途中,便可拾起寫作的愛好,一支筆伴著一疊A4紙,便可讓思想飛馳、筆尖翻騰。周末偷得浮生半日閑,我會走出酒店,在異域的城市中閑逛,欣賞當地的人文與景觀。
電子書試讀:https://goo.gl/xIgB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