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經濟通識 / 【金融圈揭秘】對沖基金經理日程表

【金融圈揭秘】對沖基金經理日程表

大家可能會好奇,對沖基金經理到底過著甚麼生活?他平時幾點上班,幾點下班?主要做甚麼事情?他需要與哪些人打交道?出席哪些場合?從哪裡獲得資訊?他的主要投資「戰場」在哪裡……由被譽為「華人對沖基金一哥」張承良一一解答。

 

張承良,睿智金融集團董事,著名華人對沖基金經理,在香港金融圈逾廿年經驗,作品包括《征服股市—-冠軍對沖基金經理決勝力》。

相信在不少人的印象裡,對沖基金經理或許是電影《華爾街金融大鱷》裡的形象:西裝革履、口叼雪茄,坐在滿是落地窗的辦公室裡指揮操盤⋯⋯電影畢竟是電影,實際上不少基金經理裝束是比較隨意,他們更多的精力在於觀察市場動向。

 

每日工作十五小時

 

就我自己來說,我的日常行程通常安排得相當緊湊忙碌。若不出差調研或少數情況下,須早去公司開會或見客戶,一般情況下,我一天二十四小時,除了晚上睡覺七小時左右,與早、中、晚三餐合計大約兩小時之外,粗略地說,每天大約會有十四至十五個小時用於工作或與工作有關。

 

我的一天行程表

 

早上7:00:

起床,迎接新一天。

 

早上7:00 至9:30:

股市開市前,我會看香港的電視新聞和財經報導(如彭博電視(Bloomberg Television),選擇性地閱讀《香港經濟日報》,同時還要看彭博終端機(Bloomberg terminals)上有關周邊市場指數、匯率、國債息率和資金流動情況及主要影響因素等的資訊。然後我會瀏覽香港交易所和百度網站,看看我所感興趣的公司的公告和新聞報導,以及中國和國際的重要經濟資料和重大新聞。

 

在這段時間,我也會選擇性地看一下公司電子郵件,包括來自各大行分析員涉及我們的投資組合或須留意的股票的報告。有時也與我們內部分析員討論一下關於股票的某些重要資料和投資策略。綜合上述有關資訊後,我會結合自己的經驗及思考,形成香港股市(尤其是H股)一個大體走勢的判斷,隨之形成一些投資策略,

比如H股指數期貨今日是做好還是做淡,做多少? 某些具體個股是否需要調整倉位(position)等等?

 

早上9:30 至11:30:

開市後,我主要進行交易(買或/ 和賣)和看盤。我們的交易可通過互聯網或打電話親自下單,也可通過公司內部的交易員下單(如通過彭博資訊系統向證券行下單)。

 

在看盤過程中,我會根據股價變動情況及相應的估值變化,迅速決定是否換馬,以及是否對部分倉位高拋低吸等。有時根據周邊市場的主要指數變動和有關新聞,可能需要頻繁地對H股指數期貨或期權做買賣交易(包括差價交易)。

 

早上11:30 至12:00:

我一般於早上十一時半才出門上班,約中午十二時到公司。這是我個人習慣,我喜歡晚點上班,這當然不是因為偷懶,而是為了避開傳統上班時間的人潮。而且我在開市前可以更多地研究有關資訊,盡可能形成成功概率較高的交易想法,好讓我在開市後伺機付諸實施。

 

中午12:30 至1:00:

在公司會議室吃免費的午餐。期間同事海闊天空地談論時事新聞,或交流對股市的看法,偶爾我也會外出參與朋友飯局。

 

香港的午餐時間往往是與業界朋友溝通交流的機會。在香港,不少首次公開招股的投資者見面會均安排在午飯時間,業界不少人認為,這樣既吃了飯,又獲得了資訊。

 

下午時間:

除了交易/ 看盤,我也會處理一些公司事務,最主要是與分析師交流討論有關投資問題。我和外界更多的交往,主要是在下午收市之後,香港的上市公司通常於這個時候安排召開業績發布會或與公司主管見面的活動。收市後,我仍然會觀察其他周邊市場的變化(因為可能會做全球性投資,比如曾投資過英國、美國、印度、新加坡、韓國、台灣等地股市或期貨市場的產品),也要深入研究某些公司的資料。

 

晚上10:00 至12:00:

我通常會在公司待得比較晚,通常要晚上十點才會離開辦公室。晚上十二點睡覺前,除了看一小時的電視(如鳳凰衛視的全球連線節目及香港本地的新聞節目)外,還要看一下彭博諮詢系統上其他市場的表現,必要時做全球性的投資。有時會看盤/ 交易到淩晨一時才休息。

 

延伸閱讀:《征服股市──冠軍對沖基金經理決勝力》張承良著 

12547460034_a0754ccbf8_o

Share Button
Site Protection is enabled by using WP Site Protector from Exattosof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