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父母對孩子寵愛有加,甚至變成「怪獸家長」,事無大小都為其打點,結果製造了不少「港孩」。這群自理能力極低的小王子、小公主,對金錢沒有概念,更遑論懂得管理和運用,長大隨時繼續做「伸手黨」!
令孩子對金錢有「話事權」
身為人父的資深財金專家雷裕武指出,要培養孩子正確的理財觀,首要有部署地向孩子發放零用錢,令孩子對金錢有「話事權」,他才可慢慢學會珍惜金錢,並開始謹慎管理和運用自己的錢。
雷裕武解釋:「零用錢在孩子理財教育上,扮演非常吃重的角色,零用錢不在於滿足孩子買零食和玩具的慾望,亦非迫使孩子學習儲蓄的間接手段,而是培養孩子建立正確金錢觀的重要一環 —— 透過定期收取金錢,孩子們可從小學習有計劃消費、記錄收支、控制預算、儲蓄。這往往較空談理論如玩大富翁遊戲,更有效訓練孩子認識金錢的價值和消費運作。」
每周發放定額零用錢
可是,何時開始給零用錢、該給多少、多久給一次等問題,著實困擾不少父母。。每個家庭的實况不盡相同,雷裕武有3 大建議:
- 小一開始給零用錢。小一孩子已開始懂得加減乘除的基本數學概念, 亦認識自己的物質需要(如玩具、零食等),這正是讓他們實際學習管理金錢的好時機。當然,家長在給孩子第一次零用錢前,必須與他們講解一些基本概念和規則,包括一些零用錢的用途,如消費儲蓄和捐獻等。幫助他們認識「有限」及「管理」的概念, 從小懂得「金錢是有限,必須透過有效管理達標」的道理。
一般以小學生而言,孩子若非要負擔午飯支出,每周十元八塊作為開始是恰當的。對於一些年紀較大的孩子,父母應邀請他們一同參與釐訂零用錢的金額,讓雙方表達自己的需要和考慮因素,減低不必要的誤會。
- 由每周一次開始。關乎零用錢發放的次數,也令不少父母困擾。發放時間相距太遠,孩子可能未有充足耐性去培養理財習慣。不過若太頻密, 又會減低孩子管理金錢的意慾。雷裕武建議應定期定額,讓孩子有系統地建立有關零用錢的收支習慣。對小學生來說,每周或每兩周定期發放也算合適,即使在期內花光了也不應補給,藉以鼓勵孩子學習正確的理財計劃。至於中學生則可考慮每月發放一次。
- 宜發放定額零用錢。發放零用錢宜定額定期,而非浮動性質, 更不應與孩子表現或父母的心情系數掛鈎。某些家長會因自己一時高興而隨意給孩子一些金錢作零用錢,原意是與孩子一同分享喜悅,但若被孩子錯誤解讀,最終便破壞了孩子正在建立的金錢觀念。
雷裕武提醒:「孩子的理財教育,必須持之以恆,缺乏一套清晰而固定的原則,孩子便難以適應。有些父母習慣在固定的零用錢外,隨意按心情給錢孩子,或利用零用錢來鼓勵或懲罰孩子的工具。我對此做法頗有保留,因為孩子會將零用錢誤解為權利或工錢,父母切勿濫用。」
延伸閱讀:《再富,也不可富孩子》雷裕武著
電子版試讀:https://goo.gl/N4NX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