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有三類資產是不適宜借助技術分析來交易的,又或者於應用的時候要小心。
譚朗蔚(Stevan) 富昌金融集團研究部總監。為本港少有能精通宏觀經濟,又能掌握金股匯債市走勢的新派股評人,技術分析的忠實擁躉。深信財經都可以富娛樂性,矢志利用風趣幽默的表達方式搞talk show、寫blog,目標是讓每一個人對財經改觀,愉快學習、輕鬆賺錢! |
(i)互惠基金非單一證券
第一類是互惠基金,因為互惠基金本身是一個投資組合而非單一證券,裡面包含的是幾十項甚至上百項不同的股票、債券和商品,而其中每一項都擁有能左右其價格的一籃子基本和技術因素。因此,這些組成項目於絕大多數時間都是各自運行,而不可能一致向好或者向淡的。而更重要的是,每一個組成項目於不同時期都有不同比重,這是由於基金的操盤手會隨著市況調整組合,增持或者減持個別的組成項目。
因此,除非你可以肯定基金的組成項目和相互比重於你的觀察期間維持不變,否則,你利用再多的技術分析來預測基金價格的走勢都是枉然的。換言之,技術分析最多只能夠應用於一些被動式管理基金,亦即是指數追蹤基金,例如是盈富基金(2800)等,而且只是應用於指數成分股和比重不變的一段時間,亦即是兩次指數成分股調整(俗稱「換碼」)的日期之間。
(ii)衍生工具會有錯價
第二類是衍生工具,例如是窩輪和牛熊證。因為輪證的價格是由發行商負責提供的,因此我們不難發現輪證於好多種情況下都會出現錯價,更甚是被人「屈價」。例如於相關資產的價格出現急升或者急跌時,發行商不會積極開價,甚至會透過縮引伸波幅來故意壓價。此外,發行商又會從窩輪的價格中自行扣除一定的時間值,而所扣除的幅度於即將到期的窩輪(俗稱「末日輪」)身上尤為明顯。問題也有是來自投資者的,就例如有的輪證的交投量萎縮,發行商不開價,便造成了買入和賣出的價差擴闊至多於一個價位。這時,有些無耐性而又急於買貨的人會主動調高幾個價位直接買入,又有些無耐性而又急於沽貨的人會主動調低幾個價位直接賣出,因而造成價格的不必要波動。以上的種種因素都會於相關資產的價格無變動時左右到輪證的價格。因此,我們寧可把技術分析應用到相關資產的價格,都不會應用於衍生工具的價格之上。
(iii)莊家股玩財技
第三類是人為操控比較多的股票,例如是莊家股。莊家股泛指一切玩財技玩到識飛,其公司根本是無業務和無盈利,只是沉迷於簽署備忘錄但是永遠只聞樓梯響的細價股。他們大玩拆股、配股、合股和供股等財技,還把股價向下炒。因此,我們斷不能夠利用常理來分析股價的走勢。而我認為唯一用得著的,就是對成交量的分析。因為股價一旦起動,無論是升抑或是跌都好,成交一定會大幅飆升。這就是大成交引發大龍鳳,春江水暖鴨先知的道理。
至於人為操控比較多的股市呢?這個方面,內地的A 股市場敢認第二的話,應該無人敢認第一。股市去槓桿、打擊場外配資、嚴拿惡意沽空、國家隊暴力救市、指數熔斷機制⋯⋯ 每一項都是人為的,而且是弊政,對自由市場的干預尤深。再者,內地的股市跟莊家股最大的分別是:它不是由莊主導,而是由閒主導。內地的散戶持倉佔總市值八成,較其他新興市場的平均三成高一大截。因此,內地的股市往往是一窩蜂上升、一窩蜂下跌。這一種行情,我想大家於2015 年中已經領教過。內地的股市是人所共知的政策市,因此,我極少會利用技術分析來買賣滬深指數、A50的ETF 和A 股的個股。
延伸閱讀:《技勝一籌》譚朗蔚著